布什新官上任要燒几把火?

吳少榕(巴爾的摩)

標籤:

聯合早報29日評論文章:當胜利的歡呼聲漸行漸遠,當宣誓日的輝煌成為歷史,布什開始面臨解決、實現當初競選承諾的緊張壓力。在新政府開張的前180天關鍵日子中,布什要燒哪几把火?据布什助手透露,前几個月的時間里,新政府將把精力集中在解決國內問題上。

  布什上班后的第二天就向國會提呈了教育改革計划,對加州能源危机提出一個緩解方案。以后陸續要解決的問題分別是:經濟和減稅問題、老年人處方藥問題、退休保險和導彈防御問題,另外還有一些意料不到的問題隨時會冒出來。新政府在前半年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以是否在這些關鍵問題上取得進展為標准。因此,布什正和所有的新官上任一樣,正大把大把地添柴呢。

  布什的第一目標鎖定教育。這是他當州長期間較擅長的問題,也是他問鼎白宮的敲門磚之一。布什政府意識到美國教育在數學和科學方面的成績遠遠落后于其他工業國家,這將直接威脅到美國未來的競爭力。布什在競選時聲稱一旦當選,教育將作為頭等大事來處理。

  因此,布什把上任第一周定為“教育周”,排滿了和教育有關的各种活動。除了和國會議員、教育界代表討論教育問題,更大刀闊斧地改革教育制度,上班僅兩天就把改革方案送呈國會。

  布什提出的是一個耗資470億美元的10年計划,旨在使學校更擔負起教育孩子的義務。該計划包括給各州更多的教育經費,并簡化聯邦的規定,讓各州自由地花這筆錢。反過來,州和地方的教育机构將要負更多的責任來提高學生素質和教育質量。

加州能源危机

  布什的口號是:不能讓一個孩子落后。不過,由于布什提出了如果孩子在公立學校表現得不好的話,允許轉到私立學校,這個想法遭到了民主党的反對,反對者認為這樣的做法將直接損害美國的公立教育体系,其后果是令人擔憂的。

  12月份開始橫掃加州的能源危机給布什帶來了無窮的壓力。在目前几項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加州問題是最緊迫的了。

  加州是美國人口第一大州和經濟大州,過快增長的人口和產業發展超出了能源公司所能應付的范圍。說來可笑,進入21世紀的這個高科技發源地和世界高科技中心的居民居然不得不輪流供電,家家買了蜡燭以備不時之需。

  在美國經濟欣欣向榮長達8年的時間中,加州的高科技公司立下了汗馬功勞。現在,電气無法正常供應且价格十倍百倍地漲,這已經對加州經濟造成傷害,同時震波也衝擊了正在徘徊中的國家經濟。高科技公司人心惶惶,不少公司已在認真考慮搬遷事宜,以防止公司生產力因能源危机繼續滑坡。

  布什一上台就受到了來自加州州長、參議員們的強力施壓,要求政府幫助解決危机。布什已在上班第二天的傍晚批准西部數州把剩余的電、气賣給加州。但同時,鄰州代表們對布什的壓力也不小。加州的鄰居們已經連續數星期對加州實行緊急救助,人們害怕龐大的電源需求最終會直接影響他們自己。

  布什的一個助手指新總統正在兩邊之間走鋼絲。雖然布什宣布了對加州的救援措施,但同時他也宣布這次救援是最后一次,而且時間只有兩周。這兩周內加州政府要自己尋求最終解決辦法,兩周后新政府就不管了。

  話雖如此,可是加州問題不解決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國家經濟,布什真的能撒手不管嗎?

減稅問題

  美國此時正在國家經濟的不确定時期,布什也就更有借口堂而皇之地推行其大幅減稅計划。

  減稅是保守主義的中心信條,布什的10年減稅1万億是他競選宣言中核心的核心。他認為此舉將把經濟推回正确軌道,能讓國民手里的錢多一些用來促進投資和消費市場,這樣能有效阻止經濟下滑。

  但是,不僅國會中的民主党人猛烈抨擊該計划,很多共和党人對此也不同意。多數民主党人認為減稅只對富人有好處,對窮人是不公平的,而且國家財庫將面臨巨大損失,同時降低付清國家債務和改革退休保險計划的可能性。

  在國會兩党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估計布什要通過該計划不是件容易的事。為得到兩党的支持,布什可能會先提交一些小的法案比如財產繼承稅給國會。一般估計布什大概會在宣誓日后第六周左右向國會提交稅制改革草案。

  另外,布什還面臨來自國防部的壓力。國防部不僅要求立即對軍隊增加投入,而且敦促布什在3月底之前決定是否同意跨出部署防御導彈系統的第一步。布什在競選中表示要建立該系統來對付生物、化學和核武器。反對者們卻認為這非但不會有任何作用,只會浪費上百億美元,導致其他軍備受影響,而且會惡化中、俄、美三方關系。

  目前令布什頭痛的還有,國會議員正准備對新總統施壓。比如麥凱恩,他是去年布什在初選中遇到的強力對手。麥凱恩退出競選后就沒停過為他的改革競選財務制度奔走呼號(該計划旨在禁止競選中的軟錢捐獻)。

  麥凱恩爭取到足夠票數通過法案的可能性很高,現在就看布什的了。布什本人非常反對該計划,可是要打發掉麥凱恩這塊硬石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布什擔心該計划讓他分心,使他耽擱掉其他排在議程之首的問題。  布什上任前一周,根据蓋洛普的調查,人們對他在最后決策方面沒多少信心。52%的人相信布什會讓其他人替他做決定。這种印象對布什來說很危險,他必須在上任之初做出點成績來消除這种印象。而且在輸了普選贏了選舉人團情況下入宮的弱勢總統也需要盡快撈一些政治資本,讓自己在華盛頓站穩腳跟。

  因此,布什燒這几把火的時候必須小心翼翼,他不能也不允許出錯。一旦出錯,不僅民眾更不信任他,他也得不到兩党的尊敬和支持,這樣今后四年他將非常被動。


    相關文章
    

  • 司法部長的确認 正遭強烈爭議 (1/28/2001)    
  • 布什減稅方案仍遭民主党反對 (1/28/2001)    
  • 布什敦促保護人權,眾前政府官員呼吁總統在對外政策上推動民主与自由 (1/28/2001)    
  • 布什計划實現競選承諾:禁止所謂「不完全生產」墮胎 (1/28/2001)    
  • 布什進駐白宮 黎明即起 (1/28/2001)    
  • 布什孟白Om生活真棒 (1/28/2001)    
  • 布什新政府立場強硬 江澤民仍盼搞好關系 (1/28/2001)    
  • 布什擬兌現承諾:禁止不完全生產墮胎 (1/28/2001)    
  • 布什重申教育是其政府重視的优先要務 (1/28/2001)    
  • 格林斯潘表示支持減稅政策 (1/27/2001)    
  • 布什表示美政府已准備隨時向印度提供援助 (1/27/2001)    
  • 布什回應普京警告 重申美國將部署飛彈防御系統 (1/27/2001)    
  • 加州全面恢复電力供應 (1/27/2001)    
  • 布什的工作作風 (1/26/2001)    
  • 布什推動教改 強調責任到位 (1/26/2001)    
  • 保守派鼓勵布什勇對北京 (1/26/2001)    
  • 加拿大總理克里靖將于二月初訪美會晤布什 (1/26/2001)    
  • 小布什襲承父親對北京烤鴨的鐘愛 (1/26/2001)    
  • 俄外交部鄭重聲明:普京給布什的“信”純屬偽造 (1/26/2001)    
  • 陸委會發言人林中斌:布什亞洲問題比克林頓有深度 (1/26/2001)
  • 相關新聞
    陸委會發言人林中斌:布什亞洲問題比克林頓有深度
    俄外交部鄭重聲明:普京給布什的“信”純屬偽造
    布什的工作作風
    加州全面恢复電力供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