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發現重大古文化遺存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1月8日訊】上海發現重大古文化遺存。在發掘現場,4具良渚時期的女屍骨完好地躺於墓穴,數十件陶器隨葬一旁。距此20米處還發現令人震驚的文化現象:黃河流域龍山文化王油坊類型竟然也遺存在此。同時還發現一處東周至漢時的大型聚落遺址。

據新華社報道,良渚文化是距今5千年前的古文化,上海曾在青浦福泉山發現11處良渚文化遺址。此次的發現在松江區廣富林一帶,自去年12月挖掘以來,已發現23座良渚古墓穴。經探測,23具屍骨有男性,也有女性;有壯年者,也有青年者,更有嬰幼兒。發現古嬰兒屍骨,這在上海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所有屍骨頭向均朝西南,呈210度左右。墓與墓之間都有空隙處,都有隨葬品,多的有11件,少的只有1件。在發現的100多件隨葬品中,有2件玉器,其餘為各種陶器。有一件有3個口的帶流壺,造型極為別致,是迄今良渚文化中發現的唯一器形。此外,還有各種石質農業工具,如耘田器、紡輪等。

首次發現的龍山文化王油坊類型,有十多件遺物,均為陶器。其種類有垂腹釜形鼎、淺盤細高柄豆、直領瓮、帶流(規下加鬲)、筒形杯等。各種陶器紋飾多樣,有繩紋、籃紋、方格紋、葉脈紋、斜線紋、豎條紋、附加堆紋等。考古工作者之所以認定這些遺存為龍山文化王油坊類型,是從陶器的質地、花紋、造形上來判斷的。良渚文化出土的陶器,均與此不一樣。那 ,黃河文化何以會出現於環太湖地區?黃河文化與長江文化如何交匯在一起的?一系列令人感興趣的問題,有待史學家進一步考証。東周至漢時的大型聚落遺址,約有10萬平方米。考古工作者在這裡發現「子母磚」。「子母磚」系一種啟口磚,當時只有在建造衙署時才會用這種磚。同時還發現了一些青銅生產工具。歷史記載,建於唐代的松江華亭是上海最早的城鎮。這一發現,有可能將上海的城鎮形成提前了一個世紀。

上海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陳燮君說,廣富林古遺址發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填補了上海考古的眾多空白,為研究上海社會發展史和先民史提供了重要依據。更重要的是,為長江文化史,及黃河文化與長江文化之間的關系,提出了眾多新的研究課題。


相關文章

 

相關新聞
八十四万元成為上海壽險業個人賠金之最
上海彩票去年造就出八十位百万富翁
渥太華公民報:敦促總理堅決抵制中國
乘大巴走京滬高速公路16小時到上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