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專欄】陳勁松:愈演愈烈的地方保護主義

陳勁松

人氣 11
標籤:

自從二十多年前,伴隨中國經濟領域內的改革開放一開始,地方保護主義便悄然而生。各省市各地區想方設法保護自己的區域利益。包括設置貿易或价格壁壘,限制外地產品進入,低价傾銷本地產品,保護本地商家,等等。

地方保護主義的興起,首先与中央政府的不平等區域政策有關,鄧小平主張: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于是,也讓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經濟特區比非經濟特區,東部比西部,南部比北部,享有更多优惠政策,即區域保護政策,于是,經濟特區,東南沿海,便成為先富起來的地區。但非經濟特區,西部,北部,又豈甘落后,只好自己出招,來保護自己。地方保護主義乃大行其道。

各地區之間此起彼伏的价格戰,是地方保護主義的典型。舉凡轎車、彩電、農產品等行業,總是掀起一輪又一輪价格大戰,价格大戰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本地區產品占領更多市場。

地方保護主義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与地方保護主義相關的現象是:因為有當地父母官做“保護傘”,中國的偷稅漏稅現象比之任何國家都更加突出;由于地方利益与中央利益的矛盾,國有資產的流失更為容易;出于地方財政“小金庫”的需要,各地對企業征收的稅費、對農民的攤派更加名目繁多,使各企業和廣大農民的負擔更加沉重;沿海走私活動的猖獗,實際上是當地政府鼓勵的結果;各种假冒偽劣產品在神州大地泛濫成災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源于地方當局的縱容和包庇;同時也使無所不在的腐敗,變得更加蔓延恣肆。

愈演愈烈的地方保護主義,也是引發中央和地方歷次權力斗爭的要害,北京對廣東,北京對福建,概莫例外。當前,一些投資商對中國西部開發的裹足不前,也在于對西部一些干部具有地方保護主義色彩的言論感到擔憂。

地方保護主義還嚴重干扰了司法執法,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蕭揚日前公開承認:影響中國司法公正最大的問題是地方保護主義。他抱怨說,按照憲法的規定,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可是目前很難做到。因為目前法院人、財、物都是地方的,地方法院成了地方的法院,保護地方的利益。法院的經費由地方保障,判案要看地方的臉色。云云。于是,這名所謂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自己都表示感到“困惑”,仿佛這些司法制度和制度弊端的形成与他本人或他的同党無關。

人為設置貿易壁壘,是對市場經濟的背叛,不符合歷史潮流,更不适應中國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形勢。因為,若要見容于世界經濟,連國与國之間的貿易壁壘、關稅壁壘都要拆除,更不用說一國之中地區与地區之間的貿易壁壘、价格壁壘。所以,如何突破地方保護主義,勢必成為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關鍵課題。
(1/30/01)


    相關文章
    

  • 行業壟斷加上保護主義 西部大開發并不順利 (12/15/2000)
  • 相關新聞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馮睎乾:彭定康仗義執言
    【名家專欄】摧毀共產主義從各州開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