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专栏】陈劲松:愈演愈烈的地方保护主义

陈劲松

人气 11
标签:

自从二十多年前,伴随中国经济领域内的改革开放一开始,地方保护主义便悄然而生。各省市各地区想方设法保护自己的区域利益。包括设置贸易或价格壁垒,限制外地产品进入,低价倾销本地产品,保护本地商家,等等。

地方保护主义的兴起,首先与中央政府的不平等区域政策有关,邓小平主张: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于是,也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经济特区比非经济特区,东部比西部,南部比北部,享有更多优惠政策,即区域保护政策,于是,经济特区,东南沿海,便成为先富起来的地区。但非经济特区,西部,北部,又岂甘落后,只好自己出招,来保护自己。地方保护主义乃大行其道。

各地区之间此起彼伏的价格战,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典型。举凡轿车、彩电、农产品等行业,总是掀起一轮又一轮价格大战,价格大战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本地区产品占领更多市场。

地方保护主义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与地方保护主义相关的现象是:因为有当地父母官做“保护伞”,中国的偷税漏税现象比之任何国家都更加突出;由于地方利益与中央利益的矛盾,国有资产的流失更为容易;出于地方财政“小金库”的需要,各地对企业征收的税费、对农民的摊派更加名目繁多,使各企业和广大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沿海走私活动的猖獗,实际上是当地政府鼓励的结果;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在神州大地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源于地方当局的纵容和包庇;同时也使无所不在的腐败,变得更加蔓延恣肆。

愈演愈烈的地方保护主义,也是引发中央和地方历次权力斗争的要害,北京对广东,北京对福建,概莫例外。当前,一些投资商对中国西部开发的裹足不前,也在于对西部一些干部具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言论感到担忧。

地方保护主义还严重干扰了司法执法,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萧扬日前公开承认:影响中国司法公正最大的问题是地方保护主义。他抱怨说,按照宪法的规定,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可是目前很难做到。因为目前法院人、财、物都是地方的,地方法院成了地方的法院,保护地方的利益。法院的经费由地方保障,判案要看地方的脸色。云云。于是,这名所谓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自己都表示感到“困惑”,仿佛这些司法制度和制度弊端的形成与他本人或他的同党无关。

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是对市场经济的背叛,不符合历史潮流,更不适应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因为,若要见容于世界经济,连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关税壁垒都要拆除,更不用说一国之中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价格壁垒。所以,如何突破地方保护主义,势必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关键课题。
(1/30/01)


    相关文章
    

  • 行业垄断加上保护主义 西部大开发并不顺利 (12/15/2000)
  • 相关新闻
    章天亮:慈悲与惩罚
    【人物真相】杨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牺牲品?
    冯睎干:彭定康仗义执言
    【名家专栏】摧毁共产主义从各州开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