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奎德 :波蘭團結工會運動(1)

《共產主義的興衰》- 55.

陳奎德

人氣 39
標籤:

1980年夏天,在波羅的海南岸,發生了共產主義運動史上又一次惊天動地的巨變:波蘭誕生了第一個獨立于共產党的權力中心 – 團結工會。

共運史上只有兩件事——十月革命和鐵托与斯大林決裂,可以与波蘭成立團結工會的事相比。

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運動以及1977年的“七七憲章”運動,基本上是知識分子反共產极權的運動;但是,1980年代在波蘭發生的反抗運動,它從工人運動發展成了几乎是全民的洶涌澎湃的運動。

推動這一運動的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羅馬天主教對波蘭民眾的巨大影響,特別是一位波蘭人當選為羅馬教皇(教皇保羅二世)后更是如此; 二是波蘭共產制度在經濟和政治上的慘重失敗導致工人的廣泛抗議。

前已談到過的1970年波蘭工人的流血悲劇,是波蘭工人崛起的精神背景。

1980年8月16日,格旦斯克造船厂在當年那45個犧牲工人的魂靈的召喚下,近万名工人克服了恐懼,對該厂實行了占領性的史詩般的罷工。他們成立了罷工委員會,其領導人瓦文薩(Lech Walesa),是一位多次被關進監獄的電工,具有卓越的政治直覺和魅力。

他們當日曾以一些具体條件与工厂總經理達成協議。但在前來聲援的其他兄弟厂工人的提醒下,瓦文薩意識到運動被各個擊破半途夭折的危險。于是他以非凡的毅力,扭轉局面,繼續罷工,并与兄弟厂工人一起成立了厂際罷工委員會。委員會于8月18日提出了震撼世界的21項要求,其核心是第一條:根据波蘭人民共和國批准的國際勞工組織和有關自由工會的第87號公約,同意建立獨立于党和雇主的自由工會。

這是石破天惊的宣言。

這之后,一個由18名專家學者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加入,工人有了更加深思熟慮的斗爭策略。

波共中央對成立自治工會的態度是:革新原有(官辦)工會可以;在官方工會之外建立新工會不行!

工人們堅不妥協。經過17個日日夜夜与具有三十万軍隊和龐大警察机构的政權的談判与對峙,他們的神經經受住了歷史性考驗。

8月30日上午,在造船厂,雅蓋爾斯基副總理終于代表政府對21項要求的第一項“建立獨立的自由工會”進行了簽字。

獨立工會一建立,就發揮了威力。它迫使政府釋放了它的政敵:庫龍和另一些持不同政見者。

全部協議在8月30日16時簽字。罷工結束。

一個強大的党外反對派已經合法存在。同時當局還同意了星期天的天主教彌撒向全國廣播。

9月17日。全國性的“團結工會(Solidarity)”正式誕生了。

歐美一些大報一致將它列在1980年世界十大新聞之首。

12月16日,50万人在格坦斯克集會,舉行1970年事件被害工人紀念碑揭幕儀式。

波蘭三支最強大的力量 – 工會、教會、政府,出現在同一個講壇上。這是這部壯麗史詩的最精彩的歷史性定格。


    相關文章
    

  • 波蘭執政聯盟主席日前宣布辭職 (12/3/2000)    
  • 波蘭團結工會創始人瓦文薩將退出政壇 (10/16/2000)
  •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