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告急:今年蓄水量歷史最高 河道易遇險情

標籤:

【大紀元2月25日訊】從內蒙古自治區黃河防凌會議上獲悉,由于去冬封河期間上游來水量較大,而黃河已封凍河段冰下過流能力較弱,致使大量來水蓄集在黃河河道內。目前,黃河冰封段槽蓄水量達到歷史最高值。

新華社報道,內蒙古自治區水文總局測算結果表明,黃河石嘴山至万家寨庫尾區間河道內槽蓄水量目前已達18.34億立方米,超過去年17億立方米歷史記載的最大值。這些水量主要集中在黃河內蒙古段三湖河至頭道拐區間,蓄集量達9.28億立方米。

据內蒙古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介紹,大量的槽蓄水量抬高了黃河水位,致使黃河包神鐵路橋以上河段水位較常年偏高,水位普漲,灘地過水,堤防吃水段落增長。目前,黃河左岸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前旗以上河段,右岸伊克昭盟達拉特旗、杭錦旗河段黃河大堤普遍吃水,個別段落滲水嚴重,出現塌坡等險情。另据內蒙古气象局提供的天气預報,預計2月下旬至3月中旬,黃河中上游大部地區的气溫較常年明顯偏高,黃河結冰厚度較常年薄,主河道一般冰厚在0.3至0.4米之間,灘冰在0.1至0.2米左右,因此開河時所需的融冰熱量減少,開河可能提前。

內蒙古黃河防凌專家分析,由于今年黃河冰封段槽蓄水量大,冰層薄,加上開河期間气溫偏高,大量的槽蓄水量將集中釋放,极易形成“武開河”局面,引發險情、災情。

新華社記者了解到,面對今年嚴峻的防凌形勢,內蒙古沿黃各地正在全力進行防凌的各項准備工作。目前,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已組織了3次防凌檢查,重點對包頭市和伊克昭盟達拉特旗進行了檢查,對210國道施工阻水圍堰進行了監督拆除,并及時組織清除了万家寨庫區阻礙行凌的數十家采石場傾倒的大量棄渣,同時要求沿河旗縣加強气象、冰情預報,進一步完善防凌預案,落實行政首長防凌責任制,并按每50公里左右堤防備1.5万立方米土料、200立方米砂石料的標准,備足搶險物料。沿黃各地現已組織了53580人冰凌搶險隊、觀測隊、爆破隊及巡堤查險隊伍,對薄弱堤壩段、險工險段、穿堤涵洞、口界及歷史上多次卡冰結壩地段,安排了專人負責、專人管理,并部署了專門力量巡查防守。劉家峽水庫和万家寨水利樞紐及時減小了出庫流量,降低了樞紐運行水位。人民空軍及內蒙古沿河各警備司令部也已做好了冰凌爆破和搶險准備工作。


    相關文章
    

  • 黃河小浪底工程首次成功發揮防凌作用 (2/1/2001)    
  • 黃河凌訊:內蒙境內90%的河段已封河 (1/18/2001)    
  • 黃河宁夏段出現冰凌 (1/17/2001)    
  • 山東境內黃河下游首次出現冰凌 (1/15/2001)    
  • 黃河下游出現冰凌山東各地嚴陣以待 (1/14/2001)    
  • 上海發現重大古文化遺址 (1/8/2001)    
  • 權威發言:三峽大壩破坏環境 工程應馬上暫停 (12/31/2000)    
  • 競買“長江”“黃河”域名 小心雞飛蛋打 (12/29/2000)    
  • 宁夏一年少用9億方黃河水 (12/27/2000)    
  • 水污染突破最后防線威脅中國 (12/26/2000)    
  • 汕頭151名員工身陷高樓火海 (12/25/2000)    
  • 汕頭工業城突發大火 (12/24/2000)    
  • 中國吸引外商參与黃河流域礦產資源開發市場 (12/10/2000)    
  • 黃河上游將成中國西電東輸重要基地 (12/9/2000)    
  • 黃河故道改了入海口 (12/6/2000)    
  • 10年來,今年黃河首度不斷流 (12/5/2000)    
  • 社會動亂:中華民族的心腹大患 (11/29/2000)    
  • 蘭州黃河大橋橋墩出裂紋 專家稱:細節待查 人先放心過 (11/23/2000)    
  • 小浪底建設顯成效:黃河泥沙從此不會『衝河南、淤山東』 (10/28/2000)    
  • 十年來中國的黃河首次連續十個月未斷流 (10/26/2000)
  • 相關新聞
    上海發現重大古文化遺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