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琴格日樂:從舞蹈演員到貝司手到名歌手

人氣 7

【大紀元2月26日訊】大街上流行「另類」。斯琴格日樂也不例外。

彈著貝司,舞動著腰身,依著自己譜就的曲調,唱一些或高亢或低徊的歌。人們看到和听到的,似乎相差甚遠。看到的,是一個現代的格日樂;听到的是一個既現代搖滾又遙遠神秘的格日樂。

格日樂卻不承認自己是「另類」。舞台下的格日樂,的確朴實自然,找不到絲毫「超前新人類」的痕跡。但這並不影響她骨子裡那種「不安生」因素的不斷發酵,要不她怎麼能夠過一段時間換一個「花樣」,以至於她先前的老同學和故鄉的親人,每每見到她都惊奇不斷:這是過去那個格日樂嗎?

  血液里流動著蒙族標識

一望無際的綠色大草原,曾經羡煞了多少內陸地區的人們。這個游牧民族,卻始終保持著自己鮮明的風格气質,永遠都夢想著向更好的地方遷徙,遷徙。

格日樂從小小年紀即開始印証這种民族特點,她那首名為《飄》的歌曲,就很好地展示了她的精神气質:

這是個多夢的季節
天空中飄蕩著孤獨的理想
我在尋找雨后出現的彩虹
只讓心靈睜開無數只眼睛……

為尋找理想,格日樂從草原几經輾轉,最終來到北京。不只是地點的變換,她的身份,也一樣日新月异。

她曾經醉心于舞蹈,上過五年專業舞蹈學校。整個少女時代,她想的都是如何把自己的肢体練得更加柔軟。舞蹈學校畢業后,她在首府的歌舞團跳過几年“集体”舞,最好成績是跳過雙人舞。后來她又醉心于流行音樂,自學了吉他,“舞蹈家”的夢想讓位給了音樂。之后,參加了團里新組建的“騎士樂隊”,并隨樂隊一起南下深圳,在深圳唱了几年歌廳。

樂隊南下的目的很明确,首先是為了改善經濟條件。那時候,還不到20歲的格日樂更渴望的是到草原之外的世界去看一看。她的“心靈睜開無數只眼睛”,要“尋找雨后出現的彩虹”。這“彩虹”也許永遠都是個相對抽象的概念。在深圳的時候,格日樂并不是很明确自己內心里想要什么。沒多久,她就感到了空虛和沉悶。她開始生出了寫作的欲望,不想再單純地照搬別人的東西。除了金錢,她還想有更高質量更專業的音樂生活空間。

茫茫草原,一條醒目的公路蜿蜒伸向天際。格日樂立在公路一側,肩背吉他,手提簡單的行李——這是格日樂《新世紀》專輯里反复閃現的鏡頭。對這頗具象征意義的鏡頭,格日樂這樣闡釋:「我從小離家在外闖蕩,不斷地變換地點,等車——這也許就是我的人生。」

  舞台上下的「兩個」格日樂

格日樂是在1999年的南宁國際藝術節上,作為「臧天朔樂隊」的成員,首次公開向全國電視觀眾亮相的。此前已成立多年、數度換血易人的「臧天朔樂隊」,一直是清一色的爺們兒。這一次,著緊身衣褲懷抱樂器的格日樂,又搖擺又歌唱還彈奏,加之以那棕色「毛刺頭」,真正為舞台上的「臧天朔樂隊」增了彩添了靚。

据說那次轉播之后,許多人詢問此「另類女」的出處。很少人想像得出,她竟然來自內蒙古大草原。有趣的是,草原上的人卻不認得這就是他們從前的那個格日樂。連格日樂昔日舞蹈學校的同學,都睜大眼睛不停地問:這是格日樂嗎?她怎麼又唱起了歌?

很多人惊奇之余都羨慕格日樂。這種羨慕在格日樂回草原拍她的MTV時,從鄉親的臉上一覽無余。這是去年9月的事情了。格日樂與導演等一干人馬浩浩蕩蕩地開回了家鄉。為了再現歌手的成長之路以及那永遠也解不開的「家鄉情結」,正大唱片公司特意把格日樂首張專輯的拍攝地點,選在了內蒙草原。

9月的草原已經開始變冷,許多同學老鄉一大早都趕來看格日樂拍戲。這種事情,對許多當地人來說,還是頭一次。殊不知,拍攝MTV對格日樂本人也是第一次。在鏡頭前,格日樂一遍遍地反覆試做同一個動作,直到導演滿意為止。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很好玩,從早晨5點看到晚上八九點鐘,大家慢慢都看得疲累了。家鄉人想不到,在電視上風光無限的格日樂竟然要受這麼大的罪,吃這麼多苦。


相關文章

 

相關新聞
我和臧天朔不是一對
中國歌曲排行榜頒獎演唱會陣容确定
台綜首創「直播帶貨」選秀節目 寇乃馨任評審長
西恩潘與湯姆克魯斯友誼長存 曾是慢跑夥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