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好萊塢化有什么不好

秋風

人氣 1
標籤:

筆者對電影藝術可以說是門外漢,不過也注意到最近電影圈的兩件事,一是一向拍電視的鄭曉龍先生執導的第一部電影《刮痧》被國內影評人評論為是好萊塢化,另一件是在國際上紅得發紫的《臥虎藏龍》在國內頗受冷落,一干影評人對其尤其看不上眼,給他的評語也是好萊塢化。在中國的文化和批評界不那么神圣的同盟中,好萊塢化可不是一個贊譽之詞。

當然,我知道,這些評論家都很有文化、很有品味,在他們看來,好萊塢制造的不過是文化快餐甚至是文化垃圾,根本就不算不得文化,隱含在這种蔑視背后是一种脆弱的自豪感:我們–其實也包括法國的、歐洲的等等所有看不起好萊塢,其實是被好萊塢壓得喘不過气來的地方–拍的是的藝術品。

然而他們的藝術果然就那么神圣嗎?一個簡單的真理是:寶玉、黛玉如痴如醉的玩意對于劉姥姥來說,大概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這其實就是經濟學中的一個基本問題:一件商品的价值并不取決于生產者自己覺得多么好,自己覺得可以賣多大的价錢,而完全取決于消費者如何評估,取決于它對每個消費者的意義。价值完全是一個主觀的概念,因而是因人而异的。評論家眼里高雅的藝術,在普通電影觀眾看來,很可能一文不值,因為我根本就看不懂,或者根本就不能吸引我看下去,它當然對我就沒有价值。我并不想說這部電影不好,而是說它對我沒有价值。而很多的我,甚至是多數消費者如果作出了這种選擇,那么最后的結果就是這部電影曲高和寡。

而我們的藝術家和評論家卻因此很生气,這么好的東西竟然沒人看,而那么爛的好萊塢卻爭著搶著看,于是他們就批評觀眾沒有欣賞能力之類。這有點讓人吃惊。技術很一般的日本I模式手机火的一塌糊涂,而技術最先進的無線通信企業銥星公司卻關門大吉,但我們沒听銥星的老板敢抱怨消費者鑒賞水平低下,而藝術家卻頻頻地抱怨自己的消費者有眼無珠,事實上在學術界無數的流派都以嘲笑、批判普通人的審美趣味、鑒賞能力、文化品味為樂。

我覺得這是一种傲慢甚至是致命的自負。因為他覺得自己認為好的就是好的,認為電影節獲獎的就是好的,然而我們上邊已經指出,每一件商品是好是坏,不取決于任何外部因素,而完全取決于消費者本人的評估,好或者坏應該由消費者本人作出判斷,把自己的判斷強加于消費者,未免太自以為是了。

我不知道好萊塢是不是就沒有一點藝術,但是我們的藝術家和評論家似乎應該承認這么一個事實:人各有所好,而大量的觀眾可能還是喜歡大眾化的流行文化。大眾就是這個水平,那么面對這樣的消費者,你是适應還是立志改造?我們真有一批藝術家同志立志要改造消費者,提高其藝術鑒賞水平,然而這有多大可能?而且如果你想想你費了一大把勁果然把觀眾水平提高上去了,而得益的更有可能是別的電影,你還會那么積极嗎?如果大家都想搭別人的便車,最后恐怕觀眾的水平仍保持舊水平。

毫無疑問,包括好萊塢在內的流行文化,都具有文化快餐的性質,都是在流水線上成批量生產的,這并不是制片商的陰謀,也不是明星的癖好,而完全是与其消費的性質有關的。任何產品,如果要滿足大眾需求,就必然得采用流水線的生產方式。精工細作打制出的勞斯萊斯只能是少數高尚人士的奢侈,只有福特的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T型車才能真正地使汽車成為一种人人都可以享用得起的日常用品。

同樣,不僅僅是好萊塢,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電影還有香港,還有印度的寶萊塢,其模式也都是模仿好萊塢,說明這一体制有其合理性。當然我們可以不學習(也未必學得來),但沒有理由看不起人家,因為別人也從來沒有看不起你啊;沒必要滿肚皮的不合時宜,你享受你的藝術,人家給大眾提供快餐,各取所需,至于你又想高雅,又想發財,還想出名,天底下的好事想占全了,那未免也太毒了吧;大家更不要心地陰暗,想象好萊塢的資本家正在醞釀什么大陰謀要摧毀全世界的電影藝術,人家犯得著嗎?資本家可不會把任何賠本的買賣,倒是無數高尚的藝術家一天晚詛咒好萊塢,巴不得明天几大電影公司全倒閉。

前兩天看電視台的一檔節目《電影与電影人》,特深沉地探討好萊塢的路是不是走到盡頭了,好萊塢要走向何方,覺得非常可笑,這就像大家討論比爾蓋茨那么多怎么花一樣地無聊。其實好萊塢就跟美國經濟,或者美國股市一樣,也有坏運气的時候,也有好運气的時候,天下哪有只生不跌的股市?

總之,本文的意思只有一個:電影說到底是一門產業,那它就得遵循經濟的基本原則,藝術家固然很高尚,但你最終仍然只是生產者,跟种土豆的農民、開机床的工人一樣,而消費者水平再低,也是消費者,而在這個曾經全民經商的國家,我相信任何一個人都清楚地知道商品生產者与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應該是什么樣的。如果你非要跟消費者過不去,那你喝了西北風就別怪天气不好。(2001,3,6)

–轉自思想評論


    相關文章
    

  • 成龍攝制新片在港遭勒索保護費 (3/21/2001)    
  • “007”布魯斯南中美洲拍戲險遭綁架 (3/21/2001)    
  • 好萊塢新設化妝和發型獎項 (3/20/2001)    
  • 周潤發令人著魔 (3/20/2001)    
  • 湯姆‧克魯斯收入稱冠 (3/20/2001)    
  • 湯姆‧克魯斯夫婦 一張合照要6万! (3/20/2001)    
  • 周潤發在美頒獎創紀錄 (3/20/2001)    
  • 徐克找到李連杰第二 (3/20/2001)    
  • 李連杰看“六人行”學美語 (3/20/2001)    
  • 奧斯卡獎給年輕女星造成壓力 (3/18/2001)    
  • 凱文科斯特納:戴妃曾想從影拍《保鏢》續集 (3/17/2001)    
  • 綜述:好萊塢最有气勢的十部巨片 (3/16/2001)    
  • 點評好萊塢最有气勢的十部巨片 (3/16/2001)    
  • 張國榮進軍韓國 (3/15/2001)    
  • 綜述:奧斯卡獎對年輕女星造成沉重負擔 (3/14/2001)    
  • 奧斯卡獎評選流程揭密(1) (3/14/2001)    
  • 瑞奇‧馬汀与麥當娜等有望合作 (3/14/2001)    
  • 永不褪色的愛情–追憶好萊塢世紀情侶 (3/14/2001)    
  • 臥片再獲獎 李安開心又光榮 (3/14/2001)    
  • 成龍章子怡再造尖峰時刻 (3/13/2001)
  • 相關新聞
    成龍章子怡再造尖峰時刻
    張國榮進軍韓國
    點評好萊塢最有气勢的十部巨片
    綜述:好萊塢最有气勢的十部巨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