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洗錢–使腐敗合法化的黑暗內幕

人氣 13
標籤:

【大紀元3月23日訊】在國內設立空殼公司,甚至跨國洗錢,已成為腐敗分子使贓款合法化的重要方式。

  腐敗分子下海后,是惟恐別人不知道自己賺了錢。

  洗錢水平提高使巨額贓款獲得說法,造成一些腐敗分子重罪輕判或得以逃脫

  洗錢代价高昂。成克杰4000万贓款,被幫其洗錢者收取了1000万元的費用,國家損失難以追回

  按照專家的說法,腐敗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社會污染,它不僅給國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還构成對党和政府的嚴重政治挑戰。

  3月16日,清華大學舉辦“21世紀中國反腐敗戰略研討會”。多位學界專家圍繞“防止腐敗的戰略”問題,從各個角度展開研討。其中,黃葦町教授作的關于“腐敗洗錢”的報告引起与會者關注。

  黃葦町是以研究隱形經濟著稱的經濟學家。曾任紅旗出版社社長,現任紅旗出版社社務委員、中央部委出版聯合体秘書長。

  腐敗的一個新特點

  記者:据我們所知,“洗錢”一詞一直与黑社會聯系在一起,您為什么說它也是反腐斗爭中的一個新特點呢?

  黃葦町:“洗錢”确實一直与黑社會相聯,但近年來,一种新的洗錢活動,即腐敗公職人員洗錢在世界范圍內日益頻繁。他們通過各种途徑給自己貪污受賄的黑錢披上合法收入的外衣。之后,不僅可以公開揮霍和享受這些非法所得,還可用來投資和進行再增值。其發展速度,已超過了傳統的“洗錢”。

  這一新的洗錢現象在我國亦日趨嚴重。近來,中國為反腐敗采取了很多重大措施。在金融方面實行了存款實名制;在司法方面,刑法上規定了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這种情況下,“黑錢”越來越難以藏匿和使用,于是腐敗分子便想方設法把錢“洗白”,把非法收入合法化,洗錢活動由此越來越猖獗。

  “有中國特色”的洗錢方式

  記者:國外洗錢活動有一定的規律和模式,中國情況如何?

  黃葦町:相比較而言,它是一种有中國特色的洗錢方式,是在新舊体制轉換過程中誕生的。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利用多种經濟成分并存的局面,通過身份轉換來洗錢,是這种新型“洗錢”的重要途徑。

  分析起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先撈錢后洗錢。即公職人員大量貪污受賄后,辭職下海辦公司或炒股,用新身份來解釋他不正常的暴富;

  一是邊撈錢邊洗錢。即搞“一家兩制”,自己在台上利用權力撈錢,老婆孩子則利用“下海”身份掩蓋黑錢來源;

  一是連撈錢帶洗錢。即政府官員或國企老總創辦私人企業、代理人企業(企業表面上是別人的,但大權由自己控制),既可通過經濟往來把黑錢轉移到這些企業的賬戶上,又可通過正常的納稅經營再賺一筆。例如,不久前破獲的上海鳳凰日化公司“群蛀”案件,14個犯罪嫌疑人中,就有6人在外辦有私營企業。

  其實,要識別這些洗錢方式也不難,就是他們或他們的親屬子女下海后,一般都沒有“嗆水”的,無論是辦個体私營企業,還是炒股炒期貨,不管實際上是賺了還是賠了,一般都會宣傳自己“大發特發”。他們与有些惟恐露富的私人老板不同,是惟恐別人不知道自己賺了錢。因為前者的目的可能是偷漏稅,而他們則是要給已到手的黑錢找個說法。

  還有一類就是跨國洗錢。即利用國內外市場日益密切的聯系,設法把黑錢轉移出去,或者在境外收取贓款并“洗白”。例如,在和外資企業及境外企業交易時,有的國企人員和外方相互串通,低价銷售產品,高价購進設備和材料,差价部分則匯入海外個人賬戶。然后通過代理人或移民海外的子女、親屬,用辦空殼公司的辦法把黑錢洗白;還有的通過套匯騙匯實行資本外逃,個人占有,然后冒充外資流回國內來投資增值。

  雖然國內腐敗分子的國際洗錢活動還未形成規模,但在國際洗錢中已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某些領導干部喪失了共產党員的理想和信念,已經開始在國外打基礎,把子女、資金都弄出去。我曾听有的華僑講,現在的中國留學生中出現了一种“留學貴族”。他們大多不是國內“大款”的子弟,但剛到海外,銀行存款戶頭上就有大筆進項。當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還要依靠分期付款買房時,這些留學生已在當地富人區購買住宅,而且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一次付清。

  還有的領導干部為了將來出境當富翁,趁大權在握時狠撈一把,胡長清和成克杰都屬于此類。成克杰的巨額贓款都轉移到香港情婦名下或存到境外銀行里。胡長清全家都辦了化名身分証及因私出國護照,准備送孩子留學,妻子陪讀,沒辦成又籌划讓他們辦投資移民。自己則把假護照揣在身上,准備一有風吹草動立馬出走。如果我們的動作晚一步,很可能人去樓空。

  洗錢代价相當高昂

  記者:現在家藏金山銀山的“和式”貪官減少了,他們通過洗錢把贓物贓款轉移出去或者使其合法化,以消滅証据,這無疑給反腐斗爭帶來新的挑戰。

  黃葦町:是這樣的。懲治腐敗分子要靠証据。從犯罪嫌疑人家中搜出与合法收入明顯不符的巨額現金、存折、貴重物品,是腐敗的重要罪証之一。但隨著洗錢“水平”的提高,巨額財產拿出“說法”的情況明顯增多,造成一些腐敗分子重罪輕判或得以逃脫。這必然進一步刺激他們的“貪欲和膽量”,并使其他不廉洁者群起效仿。

  另外,把黑錢轉移到境外和洗白需經過很多環節,代价十分高昂。例如,李平將成克杰高達4109万元的受賄所得錢物,托香港商人張靜海幫助其轉款、提款,為此付給他們1150万元的費用,占全部贓款的1∕4以上。這還是在他不敢太敲竹杠的情況下。在國際洗錢過程中,贓款被代理人或洗錢集團吞沒一半甚至大半的情況是很常見的。

  据了解,為了把錢洗白,要在當地設立空殼公司,編造假財務報表,虛報營業額和利潤,在沒有任何營業活動和收入的情況下,不斷交納各种稅收和保險。在許多西方發達國家,個人所得稅稅率高達40%以上,企業所得稅也達25%以上。這樣,即使我們通過种种途徑最終追回了贓款,損失也會很大。

  多种途徑防范洗錢

  記者:洗錢活動隱蔽多變,給反腐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才能切斷“黑錢變白”的途徑呢?。

  黃葦町:我認為要從以下几方面著手:

  首先,要加強反洗錢的立法工作。1997年八屆人大五次會議修訂的新刑法首次規定了洗錢罪。2000年,我國又實行了存款實名制。應該說,這為搞好反洗錢斗爭打下了重要基礎。但按照法律規定,洗錢罪的犯罪對象主要限于走私、毒品和黑社會組織犯罪。貪污受賄分子的洗錢活動,一般還是作為掩蓋犯罪的手段來看待,追究協助洗錢者也缺乏有關法律依据。因此,反腐敗斗爭需要我們盡快完善這方面的立法。

  其次,要提高反貪部門的反洗錢能力和業務素質。例如,國企老總搞代理人企業,通過与之簽訂及履行合同的方式化公為私,是常見的洗錢方式。我最近便接触了一個這樣的案子。某國有單位負責人和自己親屬的私營公司簽訂合同,明明只需很少錢就能辦成的事,卻約定付出很大一筆錢。然后又從該公司賬戶打出几十万元用于私人用途。案發后,幫助洗錢分贓的親屬自己都明白有罪,東藏西躲一年多,但檢察院至今還打不定主意是否對他立案。理由是各种經濟主体一律平等,誰規定不能和私營公司做買賣?誰能說出高科技企業的利潤該是多少?既然有合同,就不好認定多付的錢是貪污還是利潤。

  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司法部門在打擊洗錢方面還缺乏必要的經驗。當然也不能全怪他們,法律依据畢竟也不完善。

  最后,反洗錢還要加強國際合作。据國際銀行信用分析社估計,1993—1998年俄羅斯流出的資本大約為1360億美元,大大超過外國投資者和國際經濟組織流入俄羅斯的資本數額。后來,又發生了涉及葉利欽總統的女儿及一大批官員的俄羅斯犯罪集團,從紐約銀行轉移上百億美元的洗錢丑聞。當時,我正在美國訪問,這一洗錢案已炒得沸沸揚揚。我同美聯儲、司法部的專家和官員交談時曾說,美國大概是各國腐敗分子藏錢最多的地方。他們承認這一點,但也提出,打擊國際洗錢犯罪不是一個國家能解決的。例如,卷入俄羅斯洗錢丑聞的銀行不下20家,除美國外,還有英國、德國和瑞士的一批大銀行,涉及賬號几百個。

  所以,現代金融体系已成為洗錢的主要渠道,反洗錢需要加強各國金融机构間的合作。隨著我國金融業走向國際化,經濟交往更加頻繁,無論防范國內腐敗分子的資金出逃和洗錢,還是防范國際犯罪集團以投資、貿易形式進入大陸洗錢,都需要進一步密切与各國金融机构和司法部門的合作。在保護金融机密的前提下,加強對各种可疑交易和資金往來的的跟蹤監督和國際協查.


    相關文章
    

  • 成克杰洗錢花了一千万–警惕腐敗分子新招 (3/23/2001)    
  • 米格戰机落地砸出秘魯前總統洗錢丑聞 (3/14/2001)    
  • 屈蛇集團在港清洗黑錢四億五千 (3/13/2001)    
  • 厲偉在香港訴《前哨》誹謗罪成立 (3/13/2001)    
  • 香港澳洲破獲偷運人口集團 (3/13/2001)    
  • 美俄將秘密交換間諜 (3/5/2001)    
  • 金融界震撼 檢調發現「金融三劍客」涉嫌聯手違法 (3/5/2001)    
  • 美俄將再次上演”冷戰間諜交換” (3/3/2001)    
  • 立委:國泰集團投資大陸几十億 錢怎么匯出去的? (3/2/2001)    
  • 瑞士反洗錢不力上了法國黑名單 (2/22/2001)    
  • 台灣刮刮樂家族一年詐財億元 (2/20/2001)    
  • 雇用國際偵探臥底,廉政公署破獲售假護照及「洗錢」集團 (2/19/2001)    
  • 特調小組打算赴法查案 (2/13/2001)    
  • 拉法葉匯款帳証曝光 (2/12/2001)    
  • 總檢察長稱有足夠証据說明博羅金參于了洗錢活動 (2/8/2001)    
  • 澳洲破獲跨國洗錢集團 五人被捕 (2/8/2001)    
  • 美國國會批評 銀行防范洗錢不力 (2/7/2001)    
  • 美國各大銀行也涉入販毒洗錢 (2/6/2001)    
  • 佣金流向朝跨國洗錢方向追查 (1/31/2001)    
  • 國際商討如何對付洗錢活動 (1/9/2001)
  • 相關新聞
    國際商討如何對付洗錢活動
    佣金流向朝跨國洗錢方向追查
    美國各大銀行也涉入販毒洗錢
    美國國會批評 銀行防范洗錢不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