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IC設計股進可攻退可守

標籤:

【大紀元3月24日訊】目前台灣電子業仍然低迷,但業內人士指出,數據顯示第一季電腦產業的庫存調整狀況比通訊、消費性產業為佳。市場分析師亦建議持有與PC相關的IC設計股,如威盛、瑞昱、矽統以及智原等。至於消費性IC設計股,除一線大廠如凌陽、義隆等之外,對產品不具市場競爭力的公司則建議忍手為佳。

據《中時晚報》報導,台積電、聯電兩大晶圓代工龍頭公司不約而同地表示,從第一季的狀況來看,電腦產業因為庫存調整得宜,下單情形已較去年第四季改善許多。但通訊及消費性IC產品則因為庫存過多,景氣持續向下修正。

來自晶圓代工產業的看法,也反應在相關IC設計股的營收表現。像是晶片組大廠威盛的營收即呈現逐月增加走勢。繼一、二月分別創下卅億八千八百萬元、卅二億五千萬元的營運佳績後,日前市場即盛傳威盛三月營收將可達卅五億元以上。而該公司總經理陳文琦在美林証券舉辦的亞太科技會議中,也証實了這項傳聞,他表示,威盛三月營收將可望超越卅八億元,甚至有挑戰去年八月卅八億八千萬元歷史新高紀錄的實力。

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競爭對手矽統身上,受惠於歐洲和中國大陸PC市場回升,再加上SiS630E晶片組獲得主要客戶華碩和鑫明加碼采購,使得矽統出貨量大增,單月營收也持續走高,公司預估三月份業績將挑戰十億元大關。不過日前市場又傳出矽統晶圓廠出現五、六千片晶圓出現瑕疵而報銷的不利消息,並可能影響矽統三月營收目標的達成。

業務性質屬於電腦產業的網卡晶片設計大廠瑞昱,也在兩大網路系統廠商追加訂單的挹注下,初估三月份營收將超過五億五千萬元,並可望挑戰去年五月創下的五億七千四百萬元歷史新高紀錄。依三月各產品線訂單來看,四月份營收也不會馬上下滑,但由於市場變數仍多,未來前景還不明朗。

相較於電腦產業IC設計業者營收的走揚,消費性IC設計公司前二月營收,卻受到淡季效應,以及下遊客戶清庫存影響表現平平,但展望三月份,由於產業景氣逐漸增溫,再加上個別公司的利基點不同,因此營收表現將呈現頗大的差異。

凌陽由於有多媒體IC產品線撐腰,再加上消費性IC脫離黃曆新年後的淡季,初估三月份營收將可達五億元以上,較二月成長二二%,預計第一季營收將超過十三億二千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三○%。未來多媒體事業也將成為凌陽成長的主要動力,來自消費性IC產業周期的影響力將逐漸式微。

義隆前二月受消費性IC產業仍處於淡季,以及微控制器(MCU)產品線尚未發揮效應等因素影響,單月營收均在二億至二億二千萬元間徘徊。不過展望三月份,該公司表示,由於微控制器將開始出貨,以及應用微控制器技術生產的高階計算機、Data Bank及電子字典等消費性IC產品線也發揮效應,因此第一季營收將可望維持去年同期七億五千八百萬元的水準。也就是說,三月份營收將超過三億元,較二月大幅成長四成以上。


相關文章

 

相關新聞
台灣股市收高 半導体股繼續領漲大盤
台灣外交部:兩岸年底加入WTO 但不排除往后延
何世忠反譏陸委會:這不是我們中華民族待客之道
JP 摩根認為:台灣將有更多公司選擇合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