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毛澤東真面目揭開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3月7日電】毛澤東和賀子珍之女李敏,憶述父母的愛怨情恨,提供了解中國歷史轉折的重要線索。

讀李敏著《我的父親毛澤東》,真是百感交集。書中的「父親」,慈愛、和藹、親切、真誠,但在千万中國人心中,那形象又是怎樣的呢?雖然毛澤東已去世四分之一世紀,但大部分中國人仍無法擺脫他的「影子」。

或問李敏對她父親到底了解多少?這确是問題所在。但她畢竟跟他生活了十四年之久,感情非比尋常,她對他的描繪、她的所見所聞不能說沒有參考价值。讀完全書,我要說的是:她的确真實地寫出了毛的另「一面」。

李敏為四十三歲的毛和第二任妻子賀子珍所生,那是在他們走完二万五千里長征后到達的陝北。之前,毛有過五男三女;之后,賀又生了兩個女儿,但這些孩子不是夭折、送人就是下落不明,所以毛對李敏特別鍾愛,這份鍾愛貫穿毛的一生。

這里顯然有毛的「心病」:賀子珍十八歲追隨毛,在槍林彈雨中干革命,直到去世身上十七處還留有彈片。紅軍到達延安后,毛的地位改變,兩人有了距离,不時爭吵,毛對女儿回憶說:「我們兩個人一個是鐵,一個是鋼,誰都不讓誰。」應是事實。后來賀又怀孕,身体不好,決定去蘇聯治病并進修。毛极力反對,三番五次求賀回到他身邊,但賀太倔。李敏說,她母親為此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賀走后兩個月,江青就到延安了。李敏說,毛江的婚姻是不幸的;毛一生都非常思念愛他、愿跟他出生入死的賀──這份感情自然也投射在李敏身上。即使如此,毛也一點不嬌縱溺愛,要她磨練、培養堅強意志。毛的性格和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由此可見。

李敏用女儿眼光,多記家庭瑣事,若想在書中尋找毛的思想、謀略,怕要失望,但我卻認為,這才最真。本書不像《我的父親鄧小平》,沒有中央支持,沒有寫作班子,沒有專人審定,李敏的口述由朋友王桂苡整理;越是少人參与自然就越真實可信。

感情糾葛、家庭瑣事,一般沒多大意思,但主角若是毛這樣影響歷史的大人物,當然不同。例如,賀子珍從蘇聯回國,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江青阻扰),毛賀沒有見面。十年后,一九五九年七月,廬山會議前,毛想見賀,內因眾說紛紜,較可信的是李敏說的,毛希望跟賀商談李敏婚事。賀曾向人表示,能看看毛握個手就心滿意足,可一旦見了就大不同,可以想像,奇倔的革命老太見到為他生過五個孩子卻已不是丈夫的男人,心中波濤會有多大……

李敏透露,這次會面,雙方舊日心靈的傷痕又重新被撕裂開來,猶如在疤痕上撒了一把鹽,「至今,我仍認為,兩位老人相見不如不見」。正當毛的情緒非常惡劣,彭德怀向毛提意見,結果,「撞在槍口上」。另外一件事自然是,倘賀沒出走,江青就來不了,也許不會有毛夫人那么深地介入了文革……本書令人無法釋卷,相信是因為毛的「影子」和歷史的「影子」,糾纏在一起。

*摘自2001年第10期亞洲周刊,舒非是香港作家


    相關文章
    

  • 陳奎德:《共產主義的興衰》– 50 波爾布特以毛主義統治柬埔寨:种族滅絕政策 (3/6/2001)    
  • 大陸教育始終一團糟 (3/5/2001)    
  • 余英時:重建中國价值系統,恢复辨別善惡是非的能力 (3/4/2001)    
  • 真象 (3/1/2001)    
  • 江澤民愛編口訣一二三四五 (2/28/2001)    
  • 朝鮮真相—恐懼的真實 (2/26/2001)    
  • 西岳: 痛說中共造假史(三) (2/25/2001)    
  • 【紀元特稿】甘草: 毛澤東怎樣教導美國人 (2/22/2001)    
  • 平議法輪功事件:法輪功的力量是哪里來的? (2/22/2001)    
  • 「毛主席」出席政界名人扮演大賽 (2/16/2001)    
  • 俄國斯大林毛澤東檔案解密 (2/14/2001)    
  • 劉小波:失業職工需要什么樣的改革 (2/13/2001)    
  • 一個大陸小職員的哭訴 (2/13/2001)    
  • 圖片欣賞:清洁工刷洗天安門廣場毛澤東巨像 (2/13/2001)    
  • 江澤民要否定毛澤東歷史地位? (2/13/2001)    
  • 毛澤東思想指導市場經濟 上級回避不談 (2/10/2001)    
  • 毛澤東為什么要打倒劉少奇 (2/10/2001)    
  • 毛澤東网站苦戀昔日領袖 (2/7/2001)    
  • 西岳: 痛說中共”造假史”(二) (2/5/2001)    
  • 【紀元專欄】 蕭寒:從毛澤東御醫回憶錄到《天安門真相》 (2/4/2001)
  • 相關新聞
    【紀元專欄】 蕭寒:從毛澤東御醫回憶錄到《天安門真相》
    西岳: 痛說中共"造假史"(二)
    毛澤東网站苦戀昔日領袖
    毛澤東為什么要打倒劉少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