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妥協露底牌 小布什敗中取勝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19日訊】同樣是四月十四日,身處古巴的江澤民忽發雅興,贈詩古巴總統卡斯特羅言志。江一向把推動中美關係,視為任內最大的外交成就。今次撞機,他也是把維持兩國關係不出現長久裂痕,避免強硬派抬頭和反美情緒失控,並且趁機挫折布殊政府氣焰,作為處理事件的最高準則。可惜,江的妥協得不到應有回報,美軍機員腳步甫離開中國國門,布什政府即反臉,全不顧及中國要維持兩國關係的意願。

中方起局漂亮

據4月19日出版的東周刊報道,四月一日在南海上空,中國戰機飛行員王偉的犧牲(即使是意外),令長期在中國沿海的美國偵察活動,人贓並獲。

中方的起局相當漂亮,用「以靜制動,後發制人」的策略,令美方陷入混亂,並完全受到牽制。

在美國一輪疾言厲色之後,中方卻懂得軟硬兼施,一方面強硬反擊布殊政府,卻又能夠避免掀起群眾性反美活動,從而得罪美國人民。在拿捏美國民情上面,可謂分寸很準,得分甚高。

外交部發言人朱邦造和駐美大使楊潔篪的一硬一軟演出,配合江澤民最初兩次恰到好處的發言,除了使布殊政府迷惑、美國民情傾向中國之外,甚至令到美國有機員家屬和國會議員,公開要求政府道歉解決問題。

四月四日,江澤民按原定計畫外訪拉丁美洲,宣稱「家裡有人處理」撞機事件,更加令布殊政府著急,深怕拖下去,中國不釋放甚至提審機員時,自己會在國內被指摘處事無能。

江澤民傾向妥協 過早露底牌

於是,美國改變了初期的強悍作風,並決定換上外交途徑解決問題。四月五日和六日,國務卿鮑維爾和布殊先後鬆口,表示對中方損失飛機「遺憾(Regret)」,布殊更為飛行員王偉的安全「祈禱(Pray)」。中國外交部隨即順水推舟,願意把雙方磋商的層次提升,並且草擬解決問題的協議。

至此,事件本來就循中方立場發展,面子和實質上的外交成果,是指日可待了。

可惜,此時中國軍方的態度卻轉趨強硬,企圖在事件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四月六日,《解放軍報》評論員文章和中央軍委副主席兼國防部長遲浩田先後表示,要美方「承擔全部責任和道歉」。

傾向妥協的江澤民,面對軍方強硬派的壓力,大抵是希望盡快了結問題,於是,同日在智利透露了中方的底線。原來中國不過把事件定性做「在路上和人家碰了一下」,要求的只是「打擾了(Excuseme或Pardon)」,而不是表面上堅持的「道歉(Apology)」。

布殊說服鷹派扮啞

美國人自然領會江澤民的意思,而以中國為競爭對手的布殊政府,更決定「食住上」,令雙方形勢出現急轉直下。

表面上,因為二十四名機員落在中國手裡有所顧忌,美國還是低聲下氣,但實際上,主動權已換到美國手中。

首先,布殊政府要把國內民意,重新引入支持自己的方向。所用方法,就是要國民相信,陪笑臉是面對邪惡勢力,又要救人的唯一辦法。

《時代周刊》報道,布殊說服了國會和內閣中的鷹派扮啞,讓自己有時間權宜行事。

美國傳媒發威

針對中國,美國傳媒配合政府,暗地裡進行大量的反華宣傳,令民眾相信,被扣留的美國軍人,正身陷險境。

傳媒不斷誇大報道中國國內的反美情緒;說看守美國機員的中國大兵不懂英語,曾粗暴攆走機員;又指海南是妓女天堂;中國不守國際法律;王偉其實生還,只是被收藏起來等等……

四月十日,最高銷量的《今日美國報》發表調查,指大部分美國人,已經把中國手中的美國機員視為「人質(Hostage)」,甚至和七九年的伊朗人質事件相提並論。同日,美國最大超市K-mart宣稱,有人要求罷賣中國貨,還有工會趁著欖球賽事期間,賣廣告要求美國人罷買中國貨。

害怕群眾失控 北京妥協

與此同時,負責在北京和中國進行談判的美國駐華大使普理赫,又在談判桌上指出,倘若再把事件拖下去,復活節過後,國會就事件進行討論時,白宮將更難處理。換句話說,「Very Sorry」已經是談判的底線,倘若中方堅持不接受,美國也不能再讓步了。

據悉,在四月十一日中美達成協議公布釋放美國被扣機員前,當天下午四時,北京已通令所有傳媒,緊跟中央口徑,並向各單位傳達,要嚴防學生上街。

在國企改革造成大批工人下崗,加上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激化矛盾下,北京領導人害怕出現失控群眾活動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加上一般人民對這次中美軍事摩擦反應強烈,官方人民日報的網上「強國論壇」,出現指斥領導人為「李鴻章轉世靈童」,以及強烈言論如「夠了,這一輩子做中國人」、「領導人那個沒有拿外國護照的兒子」等,令江澤民只得接受美國的條件,希望盡快平息事件。

大兵回國布殊變臉

美國大兵回國後,布殊換回強硬嘴臉,用近乎報復的言詞指斥中國,其實絕不出奇。因為,跟中國這個「戰略競爭者」對抗,本來就是布殊政府的國策,何況今次美國民意被激怒了,他自然要趁機挽回面子,增加國民的凝聚力。

同樣,美國軍方也把撞機所有責任,推到死了的王偉身上,指他是「咎由自取」,自己才是受害人。

美國各報,包括一向言論溫和的《紐約時報》,也一面倒大力抨擊譴責中國,聲稱「必須令中國付出代價」,保守的《華爾街日報》,更在社論中提議對中國採取報復措施。

今次軍事摩擦表面已經平息,但中美接續而來的衝突、摩擦,將是沒完沒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江澤民外訪 美國衛星間諜大探秘密交易 (4/19/2001)    
  • 華盛頓郵報:布什讓江澤民領先一局 (4/19/2001)    
  • 結束中南美訪問 江澤民下午返抵北京 (4/19/2001)    
  • 《真相》出版觸動北京神經 江澤民、李鵬怕揭老底 (4/19/2001)    
  • 370學者責中國拘人違反基本人權 (4/19/2001)    
  • 江澤民結束中南美行返大陸途中在西班牙暫停 (4/19/2001)    
  • 江核心語驚四座 (4/18/2001)    
  • 國際400名學者呼吁江澤民釋放三名學者 (4/18/2001)    
  • 中共政治局常委將四上四下? (4/18/2001)    
  • 江澤民明天追悼王偉 軍報趕緊表忠 (4/18/2001)    
  • 全球400學者呼吁江澤民釋放三學者 (4/17/2001)    
  • 法輪功學員指控中國對女性學員性侵害 (4/17/2001)    
  • 江澤民結束拉美訪問 簽署二十項協定 (4/17/2001)    
  • 江澤民的拉丁美洲之旅即將結束 (4/17/2001)    
  • 350學者聯署 促中國釋放被扣學者 (4/17/2001)    
  • 江澤民結束中南美洲訪問 (4/17/2001)    
  • 江主席怕法輪功 下月訪港原擬一周改一日 (4/17/2001)    
  • 聯合國人權會期間 法輪功伸冤遍布全球 (4/17/2001)    
  • 張偉國 : 撞機事件與美中關係的轉折 (4/17/2001)    
  • 伊銘 : 中國大陸民族主義情緒在網上發飆 (4/17/2001)
  • 相關新聞
    伊銘 : 中國大陸民族主義情緒在網上發飆
    張偉國 : 撞機事件與美中關係的轉折
    聯合國人權會期間 法輪功伸冤遍布全球
    江主席怕法輪功 下月訪港原擬一周改一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