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層感到戰略壓力 四面出擊欲構統一戰線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14日訊】 中國時報報道﹐美國助理國務卿凱利於昨夜抵達北京,凱利此行的目的要向中共解釋美國的NMD是無害的,當然凱利碰釘子必不可免。中共當前的戰略思路,絲毫沒有幫美國NMD背書的想法。不僅如此,大陸學者也不諱言,美中兩國在戰略上要較量的重頭戲還在後頭。其實更深入觀察,雙方戰略較量的序幕已經拉開,當前中共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的南亞外交出擊,就絕非無的放矢。

各種訊息顯示,中共正全力建構以對抗美國為主軸的國際統一戰線,藉以緩和來自美國的戰略壓力,這一個統一戰線,既是軍事的更是政治的,但政治仍然居於主導地位。日前,南韓媒體亦傳出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將於今秋訪問平壤,展開其掌權十一年來的首度北朝鮮之旅,而其主要目的,除了加強雙邊關係外,也在對抗美國對中共構成的戰略壓力。雖然迄今為止,中共官方尚未證實江澤民的北朝鮮之行的傳言,但中共已明顯改變他過去在東北亞地區比較自制的戰略守勢,而改採較積極的戰略攻勢,其做為應該就在制衡美國計劃在東北亞地區部署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以及日益強化的美、日軍事與戰略合作關係。

不僅在戰略合作方面,中共採取了積極的做為,在外交攻勢方面,中共尤為重視。近半年來,中共政治局以上的領導人,幾乎風塵僕僕於五大洲之際,江澤民四月份訪問拉丁美洲六國,人大委員長李鵬將於五月中旬出訪亞洲三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正在南亞訪問、國家副主席胡錦濤亦於四月份出訪越南。至於,中共與俄羅斯領導層的互訪,則已列為每年度的正常工作,並將於今年下半年簽訂正式的友好合作協議,使中共與俄羅斯的關係接近戰略合作的地步。

事實相當明顯,雖然民族主義是中共領導人不可輕忽的力量,但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務實想法,更左右著他們的思維。因此,當美國決定與中國進行新一輪的戰略對抗時,中共領導人就不能視而不見,而必須在某些有利的領域方面不對美示弱,外交則是中共最可以著墨的地方。月初,美國喪失了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理事地位,或多或少有中共私下運作的身影。至於,中共選擇以國際統一戰線對抗美國,也是在中共領導層經過幾番深入評估後決定的,務實而言,中共無論在軍事上或經濟上,均無法與美國進行實質的對抗。一位中共經濟學者即曾坦率指出,中國對美、日與西歐的出口佔總出口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照目前的經濟戰略發展下去,中國在突然遭到西方的全面封鎖的時候,將措手不及,喪失與美國的抗衡能力,因此他主張以目前五年的利益格局,經濟戰略的調整,比未來的軍事戰爭更為重要。而以目前的美中的軍力對比而言,中共的軍力更遠遠落於美國之後。

基於此種現實的考量,中共國家主席日前在香港舉行的「財富」論壇中,雖然批評少數利益集團製造區域緊張謀取本身利益,但也表達了加強與美國關係,解決雙邊分歧的立場,而其關鍵因素就在於此。中共不願在當前的環境下與美國進行武鬥,而選擇文鬥,在國際社會對美國採取不配合與反對的立場,阻撓美國「霸權主義」的推動與影響力的擴大,對中共更有實質意義。

總之,隨著中美軍機相撞事件、美國加強對台軍售及美國調整對中共的戰略之後,中共與美國的戰略與外交對抗已隱然成型。甚至大陸學者也普遍相信,中共已取代前蘇聯成為美國的主要假想敵,並開始對中國進行戰略包圍。目前中共的反擊有兩手,一是建構國際抗美統一戰線,突破美國的戰略包圍,一是加強自身的經濟建設與軍事建設,累積未來與美國抗衡的物質力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李瑞環談大團結大聯合 (12/7/2000)    
  • 中共全國統戰會議開幕 台灣問題列為第一要務 (12/4/2000)
  • 相關新聞
    【新聞大家談】于大海:不愛黨 才能真愛國
    銷售不佳?長城汽車關閉歐洲總部裁員百人
    中國年輕人為何愛上美國「讚美文化」
    廣東某半官方機構為俄高調採購無人機武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