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网絡公司被裁職員今何在?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31日訊】 去年納股大跌以來,每天上网几乎都可以看到裁員的消息,微軟不裁員的消息反而讓人們覺得很奇怪了。据統計,近3個月來美國企業裁員人數達近40万人,其領域涵蓋网絡公司、制造業、金融業、零售業、媒體等相關聯產業。

倒閉裁員狂潮席卷全美

據木子網報道﹐100多年前,無數夢想致富的人來到美國的舊金山,在當地掀起了一股“淘金熱”。

同當年的情形正好相反,近兩年网絡公司的紛紛破產造成了大量技術人員失業。在舊金山,許多失業者由于很難找到收入丰厚的工作來支付高額房租,而不得不考慮遠走他鄉,另謀生路。

28歲的亞歷山大.卡斯爾曾在一家网絡公司擔任网絡編輯,被解雇后曾淪落到在酒吧做男招待,現在則徹底失業。卡斯爾說:“對我來說,做什么工作都行。我愿意在酒吧干活,可得到的報酬卻難以維持生計。”一次,舊金山一家小有名气的酒吧登出廣告,要招雇一名每周工作一個晚上的短期工,卡斯爾滿怀希望地去應聘,結果發現已有十几個應聘者在排隊。

卡斯爾的妻子耶恩.愛弗回憶當時的情景說:“那時,人們真急了,我也是花了很長時間才找到現在這個餐廳服務員的工作。”愛弗今年29歲,也曾是一名网絡編輯,今年1月份,愛弗所在的公司進行第二輪裁員時,她主動提出辭職。愛弗說,盡管現在每小時10美元的工作遍地都是,但這點收入實在支付不起每月1700美元的房租。目前,卡斯爾夫婦倆正打算到紐約碰碰運气,不行再到辛辛那提落腳。据芝加哥一家職業中介公司的總經理約翰.查林杰介紹,圣弗朗西斯科灣和西雅圖是网絡公司裁員現象最為普遍的兩個地區,1999年12月以來,這兩個地區的裁員人數高達9.3万人。不過在查林杰看來,這未嘗不是件好事,因為這些從業者獲取一定經驗后,會隨著工作地點的更換把相應的電子商務和技術知識傳播到美國的其它地方。

据統計,今年4月份是10年來美國失業率上升最快的一個月。在加利福尼亞州,這种局面不僅使無數网絡工作者陷入困境,也使投資銀行、營銷公司的失業者面臨嚴峻挑戰。今年32歲的戴維.霍華德打算明年遷往洛杉磯,他說:“那儿的就業机會相對多一些,消費水平卻低得多。即便在碼頭當搬運工也付得起房租。”霍華德曾在舊金山的一家營銷公司上班,這家公司是思科公司和一些网絡咨詢公司的代理商。由于削減預算,霍華德所在的公司也不得不裁員。從失業以來,他已經發出了近1000份個人簡歷,可只獲得了3次面試机會。

在美國,越來越多的失業者意味著“每秒种就產生一個20歲的百万富翁”的网絡時代的結束。當失業者仔細考慮自己的去向時,對這种變化似乎并不意外。29歲的克里斯.考恩說:“我知道它遲早會發生,但它來得太快也太猛烈……令我惊异的是它竟然持續了這么久。”考恩曾在一家以保健為主題的网站工作,被解雇后又在一家廣告公司任職,不幸又碰上公司裁員,目前她正考慮往消費水平較低的東部城市遷移。

MBA、求學、充電,為的是殺一個回馬槍?

曾几何時,硅谷成為优秀MBA的首選,甚至使華爾街風光不再。一度有部分MBA學生半途退學的情況,提早投身因特网市場。曾几何時,美國各大公司早早地把一些即將畢業的MBA們請到公司做實習生,飛机票和相關費用統統包下,以期畢業生日后加盟到本公司行列之中。曾几乎時,華爾街的商業与投資銀行一直是許多MBA的首選,但現在拔尖的MBA畢業生都往硅谷跑,“股票期權”使他們都怀著一顆一夜爆富的蠢蠢欲動之心。

但是風云急轉直下,网絡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蕭條和疲軟,各大公司都逃不了裁員的厄運,雖然优秀的MBA學生還可以有立足之地,但是百万富翁的夢想已經是今非昔比了。而一些被裁下來的員工選擇求學繼續深造成為了一种風潮,裁員一度使美國的MBA又空前熱絡起來了。洛克.尼克斯原來是一家商務网站的執行總監,在這次裁員風暴中由于公司的轉型也不得不接受离職的遭遇,不過洛克沒有灰心,他說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机會好好地充充電,在网絡公司的時候每天工作時間太長了,根本沒有時間再學習,現在正好是個机會,而選擇進行MBA的深造就成為必然。洛克說現在和自己想法相同的人還為數不少,大家對网絡的前景依然是看好的,現在遭遇的只是前進中的必然波折。如果趁這個机會好好地給自己充充電,將來网絡經濟回歸的時候也正好可以殺一個回馬槍。

不過羅伊.哈里斯不這樣認為,他也是一個被网絡公司裁下來的中層職員,他覺得自己選擇MBA是不想再回网絡公司了,這里的節奏太快了,而且也太勞累了,常常是一天工作10小時,同時發展的方向也不好把握。羅伊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他覺得自己上MBA是為了將來找一個比較穩定的職業,而選擇MBA是因為自己喜歡商業。羅伊還說現在的MBA學生已經變的很理智了,不象去年网絡盛行時那么浮躁了,大家對選擇硅谷已經越來越謹慎了,雖然硅谷經濟依然被人們所看好。再就業,路漫漫其修遠兮過去,美國紐約的大飯店里的引座員工作都是由一些“暫時無事”的電影演員和模特們擔當的。現在這一工作成了很多從网絡公司下崗的員工們競爭的熱門職位。紐約曼哈頓飯店貿易集團的招募人員稱大約有15%的應聘者來自硅谷精減出來的人員。我們看了這個消息不禁有些心酸了,難道科技的生命力就這么脆弱嗎?黎克今年剛22歲,她從台灣來到美國,原先為紐約一家.COM公司充當网站設計員,今年一月被解雇后,她不得不投入到非法就業的行列。她干女招待,為孩子當家教,為年齡較大的移民輔導英語,甚至還自告奮勇地參加一种神經研究的受試活動,以便掙得一些錢。“女招待是最艱苦的活儿,但也是最容易掙錢的活儿,”她說。“他們不會問許多問題,或者要求看一看就業文件。他們所想知道的是我到底能端多重。”因為有許多人本來是持有H-1B簽證到美國來的,而現在失業就意味著沒有了身份了。

拉斯基亞是一年前持H-1B簽證到美國來的。這個簽證允許國外的熟練工作者,其中大部分來自印度和台灣的技術工人到美國,他們往往以工程師的名義為一家雇佣公司工作,工作期限最多可達6年的時間。可由于經濟不斷疲軟,公司把他辭掉了。“這簡直是我一生中最震惊的事,”拉斯基亞說。這意味著自己要么能繼續找到新的工作,要么就打道回國。而現在類似這种情況的就業者占的比例還不少。丹尼爾原來是一家小型网絡公司的CEO,在這場風暴中公司倒閉了,丹尼爾也失業了,以往在硅谷象他這种人找工作還是很容易的,但現在不行了。招人的公司寥寥無几,但應聘者很多,壓力很大,丹尼爾休息了長達2個月后才在一位朋友的幫助下找到了一份工作。丹尼爾說現在硅谷求職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多數是靠一些關系才能找到新的職位的,而且還必須擁有几年的工作經驗,求職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了。如果是一個新手机會就非常渺茫了。

重新創業,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也有部分人,被裁員之后選擇進行二次創業,但是現在的行情的确是江河日下了,机遇已經不象以前那樣垂手可得了。威廉姆斯以前有自己的一個公司,在网絡經濟不景气的時候被別人給兼并了,當然這已經是不錯的選擇了,起碼威廉姆斯還得到了一筆不菲的兼并款了。威廉姆斯不愿意就此罷手,他想繼續創業,威廉姆斯說現在硅谷象他這樣有創意和精力的人也不少,大家覺得現在如果能堅持下來,說不定以后還會有更大的發展。

不過威廉姆斯也說,現在創業可不比以前了,以前有一個好的創意就會有人投資的,現在即使有再好的創意,風險投資家也有經過百般的調研和分析,并且一定要确定有投資价值時才決定是否投資的,吸引風險資本的難度越來越大。网絡經濟的泡沫已經把風險投資家的膽識給嚇坏了,現在需要重新樹立信心了。威廉姆斯說現在還在堅持創業的人雖然不是主流,但是也不少,只是大家的日子都不怎么好過,都在堅持著,等待經濟复蘇的時候,現在是一個蟄伏期,看誰能堅持著活下去了。

只要不死,將來就有机會。陳先生是從國內來的,不久他把自己的一個公司剛剛賣了,以前陳先生是從硅谷回去創業的,在經歷了一段輝煌之后把一個做的不錯的公司以一個還理想的价格賣掉了,現在重回硅谷,陳先生准備重新起家,對网絡的未來陳先生還是非常看好。只是陳先生覺得現在的創業更需要一點耐心和韌勁。

回歸,無奈的選擇

一些人在淘金夢破滅后不得不告別硅谷,因為如果沒有工作的話,在硅谷是很難生活下去的。現年25歲的杰伊.維德希羅一年前在一家硅谷體育网站找到了网頁設計的工作,但去年底被解雇了。他起初還想繼續在硅谷找工作,總共向50多家公司發出求職信,結果都沒有成功,因此他就放棄了繼續在硅谷求職的念頭,因為那里房租的月□銷就要1000多美元。他在3月初回到了在圣路易斯的老家,暫時与父母住在一起,以重新找工作。他感嘆著:”在兩三個月內,好像硅谷的求職市場就全毀了似的。”

杜比是一個印度軟件工程師,被解雇后在硅谷帶了一個月也沒有重新找到工作,無奈間只有選擇回國就業了。而問題是現在國內的軟件人才也非常飽和,重新就業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找一個效益不錯的公司。杜比說現在在硅谷繼續找工作的人還很多,很多人不甘心就這樣离去,有些先找一些簡單地零活先維持生計,然后在尋机找穩定的工作。

不過選擇回歸的人占的比例也不少,多數人還是准備回到自己的國內發展,畢竟那里是自己熟悉的地方,尤其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相對的机會還多一些。回歸是無奈的也是暫時的選擇,許多人對硅谷依然心存希望和向往,只要時机成熟,依然會再次回歸的。

在新經濟條件下,接受過技術培訓或具有服務行業經驗的白領失業者往往要比制造業的藍領失業者更容易重新就業。現在最受煎熬的是那些傳統行業的失業工人,以制造業的藍領為例,他們平均需要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找到工作。有調查表明,近2/3的被解雇后的藍領將無法找到和原有工作一樣好的差使。就業,對他們來說依然是那么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為避裁員美國男士整下巴 (5/14/2001)    
  • 西門子大裁員5,500名 (5/10/2001)    
  • 互聯网之不景气都是“海龜”的錯? (5/7/2001)    
  • 經濟疲弱且高科技業大裁員 加州灣區柏文租金下跌 (5/2/2001)    
  • 英特爾公司精減人手 願為轉職員工提供補償 (4/27/2001)    
  • 網絡大裁員立竿見影 加州灣區交通狀況緩解  (4/20/2001)    
  • 數碼通集團有限公司傳大裁員三百 (4/19/2001)    
  • 全球高科技公司獲利縮水大裁員 (4/18/2001)    
  • 簡訊:瑞典愛立信公司很可能還要大裁員 (4/17/2001)    
  • 收入銳減 Cisco(思科)大裁員 (4/17/2001)    
  • 諾基亞愛立信同時宣布大裁員 (3/28/2001)    
  • 推動盈餘成長 寶鹼大裁員9,600名 (3/22/2001)    
  • 美科技大公司大裁員 (3/11/2001)    
  • 山雨欲來風滿樓 美科技大公司大裁員 (3/10/2001)    
  • 台灣景气差宏電再次大裁員 (2/24/2001)    
  • CNBC將統合電視网与网路部門并宣布大裁員 (2/16/2001)    
  • 又有一中國网站宣布大裁員 (2/5/2001)    
  • 戴姆勒克萊斯勒重整大裁員 股价依舊下跌不止 (1/31/2001)    
  • 汽車巨頭万人大裁員 克萊斯勒受沉重打擊 (1/29/2001)    
  • 朗訊(Lucent)大裁員—-上万雇員走人 (1/24/2001)

        相關文章
        

  • 香港网絡郵報:一個确鑿無疑的危險 (5/30/2001)    
  • 如果夢露還活著?眾人暢想75歲“性感女神” (5/30/2001)    
  • AT&T推出最新的影像電子郵件服務 (5/29/2001)    
  • 网上求職五大錯誤 (5/29/2001)    
  • 中國首起作家网絡著作權被侵案在福州開庭審理 (5/29/2001)    
  • 微軟帝國重新崛起 (5/29/2001)    
  • 巴基斯坦興建戒毒网絡 (5/29/2001)    
  • IBM五万員工召開网絡馬拉松會議 (5/29/2001)    
  • 俄羅斯63歲“黑客祖父”被逮捕 (5/28/2001)    
  • 評論:网絡時代企業的14個大趨勢 (5/26/2001)    
  • NBC新服務﹕ 用TV信號遙控PC机 (5/25/2001)    
  • 香港网絡郵報:沒來由的歇斯底里 (5/24/2001)    
  • 《財富》: 阿爾卡特CEO杜魯克經營成功之道 (5/23/2001)    
  • “射雕”演員出爐 周迅确認扮黃蓉 (5/22/2001)    
  • 名气越大越被整 网上流行“整蠱”明星网站 (5/22/2001)    
  • 微軟將推出新款工具軟件 (5/22/2001)    
  • 珍妮佛蘿培茲交歡舊帶 禁售申請被法官駁回 (5/21/2001)    
  • 上海网絡人才薪水大揭密 (5/20/2001)    
  • 香港网絡郵報﹕巨龍玩火自焚 (5/19/2001)
  • 相關新聞
    朗訊(Lucent)大裁員----上万雇員走人
    汽車巨頭万人大裁員 克萊斯勒受沉重打擊
    戴姆勒克萊斯勒重整大裁員 股价依舊下跌不止
    又有一中國网站宣布大裁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