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音樂很孤獨–羅大佑自述“非音樂”主張

人氣 3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5日訊】 “羅大佑!一個符號。一個標志著中國當代流行音樂重要變遷、重要改革的符號!符號之光甚奪目,构成了一幅牢不可破的圖騰。不管是過去、現在及未來,在不經意間,我們都會讀到、哼到、唱到羅大佑!”這是周華健對羅大佑的一段“概括”,我們姑且用“概括”這個詞。實際上,“羅大佑”是很難用言語加以概括的。我們不如像蘇芮那樣用“才气獨特”來這樣評价,因為,他之所以成為几代人的“精神領袖”,成為中國當代樂壇的標志性人物,已不單單是憑借他的音樂,而是他的一种“羅大佑”式的主張。

  我的音樂,很孤獨

  我們常听到某音樂人講述自己快樂、激動的創作過程,可是羅大佑一听到這樣的說法,頓時搖頭嘆气,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哎喲!不不不,做音樂不是一個開心的過程,更不是那么快樂,像人們想像的是一种情感的流淌。創作是很孤獨的東西,出第一張專輯時,剛從醫學院畢業的我一邊當實習醫生,一邊忙著到錄音棚里一個人去找感覺。那時,我一個人面對著各种各樣的樂器,一會儿打打鼓,一會彈彈琴,錄几十條下來,還是覺得不滿意。每個星期六下午,在別人都去打球、休息的時候,我還要接著去不停地錄音、放音。但与第二張專輯相比,這段日子還算好過。因為出第一張專輯時,你用五年、十年沒有人管你,你可以有很長時間的積淀,可是出第二張專輯時,你就不能再這樣了,沒有人會用上五年、十年去等你的新專輯。那時候,我爸爸就告訴我,做音樂是賺不上錢的,玩玩可以,還是當醫生的好,千万不要荒廢你的正業。但當時我什么也听不進去,不過幸好我什么也沒听進去,無論怎樣,我的第二張專輯終于沒有太久便出來了。但創作是一种從無到有的過程,這個過程的艱辛是很難向外人道明的。就像傻子般的《生日歌》一樣,現在那位作者還活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電影、電視劇中用了他的這首歌“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就要付給他800—1000美元,他就憑這首傻子一樣的歌好好地活了一輩子,可是這看似簡單的東西,也是要經歷一個人們無法想像的從無到有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創造者的孤獨是無法言表的。”

  支持弱者就是支持自己

  很多人崇拜羅大佑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將世事看得很透徹,他將人的感情表述得很恰當,有的人將他的這种“入木三分”的思維方式歸功于他的專業“放射科醫生”,認為他也有一雙如X射線般的“眼睛”。但他自己則將這歸功于讓他真正體味過“生与死”的那段實習醫生的經歷。“我真的見過生死。有一次,我和其他醫生一起在急症值夜班,突然急救車送來了一位心臟病突發的老人,他的女儿跟著一起跑了進來,當醫生給這位老人做了基本的檢查后,老人的女儿急切地問醫生怎么樣?那一幕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當醫生平靜地告訴她,老人已經過世了時,女儿倒退了兩步,表情木然,她說:‘怎么會呢,他剛剛還在呼吸!’可是人真的就這么死了。生与死就是轉眼間的事。人由強者變成弱者也是轉眼間的事,你自己不知道你什么時候會失去妻子,會失去你肢體的一部分,會失去你現在賴以生存的一切。人不可能永遠是強者,人會老的,也許我現在說什么話人都會听,唱的歌有很多人喜歡,有人爭著為你作訪問寫報道,但不知什么時候,我也許會為了生計到地鐵站去賣唱,變成弱者。所以當你是強者的時候去支持弱者,維持一种公平,其實也是在支持自己。”

  家与家庭不是一回事

  現在与大佑談起那首溫馨的《家》,大佑覺得有些傷感,因為他剛剛失去了“浪漫的愛情和溫暖的家庭”。但幸好大佑還有自己的家,大佑認為家和家庭是兩回事。家庭中包含更多的是一种社會責任,你必須肩負起自己在充當不同角色時應負的責任:作儿子的責任,作丈夫的責任,作父親的責任,作兄長的責任……而家則是一個屬于自己的、完全放松的、沒有任何約束的空間,你干什么都不會干涉到別人,甚至連不穿內褲都不會擔心被別人看到的。有了家庭,會讓你找到你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位置与价值,而家則只會讓你知道你自己的存在,一個完全私人的空間。”

  孩子,不必非得自己生

  在一次聊天中,《半邊天》的主持人張越突然問大佑這樣一個問題:“你想不想要孩子?”對這么一個唐突的問題,她這樣解釋提問的動机:“我并不是在挖掘別人的隱私,因為在我看來,一個人要不要孩子是代表他對未來是否有信心。”“我很喜歡孩子,我想要孩子,但不一定非要自己生,我想要孩子,我可以到福利院去領養一個,或者去領養一個非洲小難民,通過自己的努力,減少一個受苦的孩子,給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有什么不好。我覺得要孩子的意義并不在于生出自己的骨肉、有自己的基因。很多人認為只有自己的骨肉才會跟自己的心靈相通,可是那么多的不孝子,不也出現了嗎?而關鍵在于后天的教育。再說,自己生多麻煩,還要那么危險的分娩。現在有這么多孩子沒有父愛、母愛,將這份愛給他們又有什么不好的?非要自己生!”

  听了大佑各种各樣、有的近乎稀奇古怪的主張之后,也許有的人覺得不可思議。但就像“狂人”一樣,大佑正是因為他出奇的敏感与特立獨行,才能超出常人,并穩穩地抓住那些稍縱即逝的人生感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羅大佑要與崔永元“實話實說” (5/2/2001)    
  • “風云榜”里“風云變” (4/24/2001)    
  • 羅大佑:沒有北京歌迷在場我會覺得很孤獨 (4/20/2001)    
  • 羅大佑:我與孤獨﹑寂寞為伍 (4/17/2001)    
  • 北京歌迷對羅大佑“ 遲遲的等” (4/16/2001)    
  • 林志炫:《花房姑娘》唱完很開心 (3/18/2001)    
  • 羅大佑李烈愛情十二載 一年各分飛 (2/1/2001)    
  • 華語榜中榜明星強中強 (1/19/2001)
  • 相關新聞
    華語榜中榜明星強中強
    羅大佑李烈愛情十二載 一年各分飛
    林志炫:《花房姑娘》唱完很開心
    北京歌迷對羅大佑“ 遲遲的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