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界有”十假”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9日訊】 假货,如同瘟疫,让人憎恨。假药、假酒、假种子、假化肥……已渗透到多种领域,搅得人们不得安宁,就连音乐艺术领域也有假风。《音乐周报》曾邀集各方专家,口诛音乐界之假,大家义愤填膺,道出了这一领域中十大假现象。
  
假唱假唱已成为音乐领域中的“假货”之首。有的演员刚从院校毕业,本来声音还不错,自从尝到假唱“甜头”后,以为找到捷径,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从此不再练功。有的人甚至专门练假唱,也能练得青筋暴突;有的年龄已不小,还拿出年轻时的录音对口形,欺骗观众,竟然毫无自责之心。
  
假教师明明自己是教二胡的,却要去教钢琴;学声乐的,偏偏要教手风琴;甚至身兼“数职”,既教小号又教小提琴,误人子弟。
  
假考级本来社会上指导全国考级的单位极少,可现在考级单位冒出了一大堆,有的考官不看考生演奏,看了乐器就给评等级,给你个六级证书吧!有的四级通不过,就给个三级,把考级当成儿戏。
  
假教材有许多不法出版商发现音乐教材市场有利可图,就干起“编撰”教材的生意。歌唱家吴雁泽曾接到一位音乐教师的来信,信中说:“吴老师,我看到某省的艺术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黑管、单簧管考级教材》,教材里面错误不少。出版前言是您写的,对您的名誉是个损害,我现在把错误列出来,希望您能通过什么途径把错误纠正过来。”吴雁泽接到此信后莫名其妙,因为他并未写过这个前言,显然是假货。
  
假版本据不完全统计,人民音乐出版社去年下半年被盗版的图书有上百种,仅河南某地盗版该出版社的图书就达十几种之多。广东某地十几所中学使用的音乐教材竟然多是盗版。彩色图书变成了黑白的,图案音符也无法看清,污染了社会,愚弄了孩子。
  
假著述为评职称,请别人写论文的有之,整段整段抄别人的有之。某位教师写的一部欧洲音乐史,竟大抄特抄《乘着歌声的翅膀———世界著名声乐艺术家》。
  
假歌曲有些新作品听起来似曾相识,除了曲作者不深入生活,闭门造“曲”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起了“小偷”,把外国的东西掐头去尾变成自己的,还有人花钱买无名者的作品署上自己的名字,丝毫没有羞愧之感。
  
假成绩“世路难行钱作马,池城欲破酒为军”。只要用钱打通各种“关口”就可以改变分数被录取,国家的招生简章成了废纸一张。
  

假评奖全国各类艺术比赛很多,可有的比赛成了钱、权交易的手段,名次可以往前提,甚至第一名早已内定,认真参赛的选手成了陪衬。
  
假评论有的评论“家”对一些音乐会大喊不满,可见诸报端的文字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满是溢美之辞。只有“仗义”,没有“直言”。
  
音乐艺术领域的假象,还远不止这些。作假之风之所以盛行,原因就是钱在作祟。钱,使一些人见利忘义,泯灭良心,置法律和道德于不顾,再就是“法制不全,制度不严,引导不利”所致。
  
音乐文化领域的假,虽不像假药、假酒那样危害人的生命,但对人的心灵是一种严重伤害;对艺术是一种摧残;对社会秩序是一种干扰;其严重性并不亚于假药、假酒。如果音乐界不打假,将没有真正的艺术可言。 (人民日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毛阿敏、解小东又添小师妹 (4/25/2001)    
  • 巫启贤带来全新”感动” (4/12/2001)    
  • Yahoo同Sony合作在線音樂服務
    (4/6/2001)    
  • 扎特乐曲有助缓解癫痫病 (4/3/2001)    
  • 邰正宵再战江湖 用音乐记录人生 (4/3/2001)    
  • 唱片业三巨头挑战Napster (4/2/2001)    
  • 韓流陣陣襲中國 (3/30/2001)
  • 相關新聞
    韓流陣陣襲中國
    毛阿敏、解小东又添小师妹
    《哥吉拉-1.0》登港台Netflix榜首 《異星戰境》讓位
    北美初夏票房比去年降65% 舊電影留滯排行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