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移交四周年際 香港存在的經濟社會問題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9日訊】 香港特區政府在較早前把全年的經濟增長率調低至3%,同時香港的其他經濟研究机构也紛紛把相關的數字下調到2%-3%。香港有報章發表評論,指這些數字實際上顯示香港經濟已經陷入一個停滯的狀態。

BBC報道,特區政府政府決定不大肆慶祝主權移交4周年,也以著力經濟复蘇,避免政府在經濟狀況不太好的情況下勞民傷財。經濟的問題直接關系到社會的民生,經濟的疲弱使整體社會的消費意欲停滯不揚,今年年初到現在的五次利率下調并沒有成為經濟复蘇的鑰匙,負資產的問題依然困擾這香港的中產階層人士。股市和香港的地產業也沒能吸引投資者的興趣。地政署的資料顯示香港今年首兩個季度房屋買賣的成交額和去年同期不增反減。

報道還說,主權移交四年,困擾香港社會的還有居權證的問題。由于香港政府尋求中國人大解釋《基本法》引發香港政制危机,同時也引起了香港社會不同階層的分化。香港人面臨的取舍將不是一個容易的決擇,他們需要在維護法制及切身利益之間選取其一。居權證問題讓香港人把自己分了類。不久前的兩項調查,可以看出港人的心理狀態。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本月早些時候發表的一份新移民家庭調查,發現香港的新移民普遍認為他們在工作,居住,求學等等多方面受港人歧視,報告還發現新移民認為他們在說話口音及儀容等方便都受港人譏笑。90%的受訪者認為香港人自私及不了解新移民。

無獨有偶,上周香港中文大學新聞与傳播學院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列出香港人最喜歡的地區人士的,結果發現香港人最喜歡的是香港人自己。新加坡人是香港人除了自己以外的最愛,接下來的是加拿大和澳洲人。和香港互稱同胞的台灣人和大陸人,則分別排第六及第十。

備受香港社會關注的社會問題,還有政府推行已久的教育改革。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已久,以往學校也順理成章地一般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大學,中學以至小學甚至是幼儿園大都使用英語教學。主權移交以來,也許是政府急于要脫离殖民地的影子,大力推行母語教學。

改革初始遇到不少的抵触,家長擔心儿女將來升讀大學是英語能力跟不上,紛紛想辦法讓儿女進獲得批准使用英語授課的學校。新政策推行一年多來,盡管反對的聲音仍然不斷﹐但贊美的也不少,支持的報章還刊登一些使用母語教學使學生容易吸收課程的成功例子。

教育署當局不久前宣布允許學校在來年自行選擇授課語言。這樣以來等于不再堅持原來推行的母語教學政策。此舉引起了學校家長的不滿,有家長甚至采取把子女送往內地讀書的做法以示不滿。

根据香港校長會最近公布的調查顯示,香港60%的中文中學(以往未能獲得批准以英語教學的學校)將在來年根据政府的新規定,選擇在中學四年級開始轉用英語教學。有報導指這些學校有的是為遷就家長傾向讓子女就讀英語學校的偏好而強出頭。有教育界人士擔心這些學校其實本身并不具備英語教學的師資能力,擔心這些學校力不從心反而無人子弟。

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不久前在立法會問答大會上曾經指出,教育改革面對很多批評。教育改革推行得太快會引起許多人的不安和焦慮。董建華補充政府要改革成功,一定要和辦學的團體、校長、老師和家長加強溝通,建立互信。 一個成功的教育改革多方的支持和配合必不可少。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工權會請願設工殤紀念日及紀念碑
調查:全港約三千人拾荒 籲政府社福提供支援
香港沙田沙井奪命事故 甯漢豪:將加強工人訓練
香港調查指東涌河魚類數目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