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宁:大陸潛在金融風險不容忽視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21日訊】中國大陸經濟學家厲以宁教授最近在北京的一次會議上談論大陸宏觀經濟形勢時指出,目前大陸經濟并未進入良性循環,不會發生金融動蕩,但潛在的金融風險不容忽視。

大陸『國信證券』報道﹐目前,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大陸經濟發展已經出現了拐點,進入了良性循環階段。但厲以宁認為,目前大陸經濟并未進入良性循環。

他說,按照經濟學定義,良性循環是指在不過分依賴政府投資的情況下,靠經濟自身力量,實現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持續增長。他認為,目前,大陸內需不足,拉動經濟增長主要靠政府投資,民間投資明顯不足,因此目前大陸經濟并未進入良性循環時期。厲以宁指出,為拉動大陸經濟增長,應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把民間投資拉動起來,逐步減少政府投資。

目前,關于大陸是否會發生金融風險的問題成為許多專家、學者討論的熱點,并形成了兩种不同的觀點。一种觀點認為,當前大陸可能會發生金融動蕩,另一种觀點認為,當前大陸不會發生金融動蕩。厲以宁則認為,以上兩种觀點都是不正确的,大陸目前不會發生金融動蕩,但潛在的金融風險不容忽視。有些專家、學者認為,當前大陸可能會發生金融動蕩。理由主要有兩點:一是大陸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占的比例相當高。据有關部門統計,截至今年3月份,大陸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率高達20%以上。二是農村信用社面臨嚴重的信用危机。据不完全統計,大陸至少有50%以上的農村信用社已資不抵債。許多地方的農村信用社相繼發生了擠兌事件,嚴重影響了社會的穩定。

另有些專家學者認為,當前大陸不可能發生金融動蕩,理由也有兩點:一是人民幣匯率穩定,對外貿易一直是順差。二是目前人民幣仍然得到老百姓的信任,銀行存款持續增加。

而厲以宁認為,以上兩种觀點都是不正确的。第一种觀點是不了解大陸的國情,第二种觀點是不了解大陸改革開放的形勢。他說,首先,大陸的商業銀行不同于國外的商業銀行,國外的銀行是真正商業銀行,完全是商業化運作。而大陸的商業銀行并非是完全意義上的商業銀行,是國家的銀行。并且,大陸的老百姓并不完全知道什么是不良資產,而只是認為,銀行是國家的銀行,是政府的銀行,國家不會不還自己的存款。其次,盡管大多數農村信用社資不抵債,但產生的影響并不太大。因為影響大陸金融大局的是城市金融,而不是農村金融,農村信用社信用危机的“星星之火”,并不會“燎原”。

厲以宁認為,第二种觀點只是“近視”,而沒有“遠視”。大陸即將加入WTO,大陸金融問題將會在外資銀行進入大陸后全面爆發。外資銀行具有資產雄厚、信譽好、服務好、保密性強等大陸銀行無法比擬的优勢,外資銀行進入大陸后,大陸的銀行系統就有可能出現“資產大搬家”的情況。從一定意義上講,大陸的商業銀行不怕不良資產,就怕老百姓不存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經濟學家厲以宁:大陸金融業面臨三大問題 (6/15/2001)    
  • 厲偉在香港訴《前哨》誹謗罪成立 (3/13/2001)    
  • 中國經濟生活四大問題 (3/8/2001)    
  • 中國股市論爭 轉戰兩會 (3/6/2001)    
  • 厲以宁家族暴富的內幕  (3/4/2001)    
  • 中國股市是大賭場? (2/28/2001)    
  • 將投机進行到底? (2/21/2001)    
  • 律師業适應「入世」 厲以宁提制度創新 (11/19/2000)    
  • 厲以宁:中國經濟持久增長動力何在 (10/12/2000)
  • 相關新聞
    將投机進行到底?
    中國股市是大賭場?
    厲以宁家族暴富的內幕 
    中國股市論爭 轉戰兩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