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銀行不嚴謹 有可能收入假幣 并把它重新付出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3日訊】 連日來,有媒體報道顧客從銀行取錢時,取出了假幣,一方面是顧客怒火中燒,另一方面是銀行堅決不承認。難怪,這本身就是一筆糊涂官司。為了弄清此事,記者電話采訪了6家銀行北京分行及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不想卻碰上了讓記者不明白的一件事。

為什么從114查到的銀行電話,有70%打不通

據新浪財經報道﹐記者從114查詢台查到:工商銀行北京分行(66410055);中國銀行北京分行(65919114);建設銀行北京分行(63010241);招商銀行北京分行(66426868);農業銀行北京分行(68356026);華夏銀行北京分行(66151199);中國人民銀行(66194114)。7家銀行中,只有農業銀行、華夏銀行有人接听,其他5家銀行均沒人接听。時間是2001年6月20日下午4:20。不知是114查詢台號碼登記錯了,還是銀行換了電話號碼沒及時更正,或是其他什么原因,總之讓記者感到銀行也有不嚴謹的時候。

因為,國外大公司會定期查詢他們的公共信息是否准确。比如他們領導部門會派專人,以普通人的身份,從114台查詢自己公司的電話,并且親自撥打、驗證,以保證公共信息的有效。這种雞毛蒜皮的小事,往往反映了一個企業的管理是否到位。

銀行會流出假幣?

會,因為記者本人就從銀行取出過假幣。只是沒像那兩位顧客“把事鬧大了”。但也肯定知道他們鬧不出什么結果。

農行北京分行的一位田先生說:据我所知,我們農行沒有發生過這种事情,至于工行是怎么回事,我不好說,這种事很麻煩,說不清到底是誰的責任,沒有任何證据。

華夏銀行的一位女士則稱:銀行出這种事的机率很小,銀行職員個人做弊的可能性几乎為零:第一、是不值得,沒有人會因為一兩百元去犯法、丟工作;第二、很困難,銀行的每一項工作程序,几乎都相應地設立了監督崗位,有互相監督的職能。另外還附有輔助監視、錄像儀器,內部員工任何可疑的動作(比如:往口袋里裝錢,或掏腰包換錢等等)都會引起管理人員的注意。

果真如此嗎?記者以一個顧客的身份尋訪了方庄、紫竹院南路的几家銀行,經過調查發現了一些問題。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銀行有可能收入假幣,并把它重新付出。

這里的“道”是銀行的防假措施,“魔”是假幣的造假對策。驗鈔机不斷更新、進步,造假技術也在針對性地提高、适應。也許每次銀行公布新版假幣特征、告訴大家謹防上當的時候,造假幣者就會相應調整造假技術;銀行公布真鈔特征時,又會招來造假幣者的模仿。訪談中,竟有人開玩笑地說:造假幣人的最高理想就是“造出真正的人民幣”。這樣,銀行很容易陷入被動,只有招架之功,并無還手之力。因為每一次“還手”(宣傳防假),事實上都會起到“逼迫對手提高水平”的副作用。所以,銀行至今都是机器、人工雙重檢驗、多重保險。但,難保万無一失!

比如:在業務最忙時,偏偏遇到大額存款,就可能忙中出錯。一种情況是,机器根本沒查出來有假幣,點鈔人員警惕性又不高,現鈔少的時候憑經驗和感覺,能把假鈔揪出來。點的現鈔太多時,因為疲勞而使感覺能力下降(指尖麻木、視覺模糊),再碰上一兩張高水平假幣,就容易溜過去。溜過一道關就容易溜過其他關,工作人員間有最起碼的相互信任,忙時、累時就上升為相互信賴。第一關的人,覺得自己把不住還有第二關;第二關的人覺得過了第一關應該不會差,稍有疑點也會因為太忙,而怀疑自己過敏,一閃而過。假幣就有可能(注意:是有可能)趁忙而入。二是過机器時,第一遍,机器有反應,再過一遍又沒事了,忙時業務人員一般不會特別關注,其余過程,与第一种情況大同。

同樣,也是在忙的時候,顧客取“整把”現金又沒有當場開驗,就可能把混有假幣的錢取出銀行。

莫名其妙的銀行“慣例”讓顧客成了受害者

記者注意到:見諸報刊的兩起假幣事件,都是顧客從甲銀行取錢,馬上存入乙銀行時發生的。為什么顧客不直接通過銀行划轉,而非要取出現金再去另一個地方存入現金呢?

在沒有采訪到當事人的情況下,記者用自己的錢做了一個試驗。把存在中國銀行的几万元人民幣,存入500米以外的工商銀行,要求不見現金,由銀行直接划轉,結果遭到拒絕,理由是:“我們只辦理异地銀行划轉業務。”記者找到值班經理。下面是記者与值班經理的一段對話:

記者:我剛才要把我的錢轉入工商銀行,你們的業務員說,你們不辦理這項業務。是嗎?

值班經理:對。一般情況下,我們不辦理這种業務(態度嚴肅)。

記者:我從你這取出好几万塊錢,再拿著去那邊的工商銀行存上,万一發生長款、短款或是發現假幣多麻煩。再說,你費半天勁,把錢數好了給我;我膽戰心惊地送到那邊去,排半天隊不說,工行也得數半天,再存進去,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嘛!(佯裝惱怒)你們為什么不能直接划轉?

值班經理:我們不這樣做,實際上是為您好!(語气緩和)同城但不同銀行間划款,很費時間,我們怕耽誤您用款。

記者:沒事儿,我不著急用款。再說,這种銀行划款再費時間,也應該有時限吧,你們按時划過去就行,我沒有特殊要求。

值班經理:還不光是時間的問題,這么做還有風險!到您用錢時,一旦工行說我們沒收到這筆錢,拒付您,我們可負不起責任,而且責任還不好查清。您明白嗎?

記者:不明白!异地异行間划轉很容易,同城异行間划轉怎么就有這么大的風險?銀行間轉賬怎么可能無据可查呢?我還是不想拎著這么多錢,在大街上走,不安全,風險更大!你們不會是看我把錢從這取出來,又存到別的銀行,心里頭不高興或不平衡吧?

值班經理:絕對不是!沒關系,如果您實在嫌麻煩,我們可以派人陪您去,替您把款存上,如有短、缺、殘、假都算我的,保證您不受損失,行嗎?

記者:(傻眼了。暗想,殺人不過頭點地,算了吧,還是看看工商銀行怎么說。)

工商銀行說:這是“慣例”

記者:我可不可以,把我在這(工行戶頭)的錢划到那邊的中國銀行里去?

值班經理(女):不可以。

(以下省略600字。理由大同于中國銀行值班經理說法)記者:我剛從中國銀行出來,他們也不能做這种業務,您能告訴我為什么嗎?

值班經理(女):我真說不清,我想別人也說不清。這么多年了,大家都這么做,形成了一种“慣例”,也就不問為什么了。“人行”是否發過相關業務文件,我不清楚。但我听“老人”(工齡長的銀行工作人員)說過,以前确實划款時出過麻煩,“人行”為此下過文儿,具體怎么說的忘了,但從那以后各行間就都不辦這种同城不同行間划轉業務了。慢慢的,形成了“慣例”。深究起來也沒什么道理。所以,我們是這樣處理問題:第一步,拒絕客戶的要求;第二步,勸說客戶不要這么辦;第三步,再按照客戶的要求辦理。

記者:如果銀行主動地為客戶提供這种業務,還會發生那兩起假幣投訴案嗎?

值班經理(女):(沒有回答)

帶著疑問,記者把電話打到人民銀行總行。宣傳處的趙先生回答說:理論上可以,實際工作中的細節為什么不行,我不知道。也許是銀行間系統連接有問題。我也碰到過類似的問題,如果你同意,我去查一下再回答你

大紀元財經頻道上所有的財經資料或訊息僅作為參考之用,使用之前務請核實,風險自負。大紀元不為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或讀者因此產生的投資行為而承擔任何責任。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豪宅大王」秦錦釗涉18億信貸賄案 曾遭廉署拘捕 (7/3/2001)    
  •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核准花旗銀行併購EAB (7/3/2001)    
  • 香港一買家連掃新盤六單位 (7/2/2001)    
  • 火腿包金條 雪櫃放現鈔——貪官藏黑錢奇招百出 (7/1/2001)    
  • “引進外資 ” 把中國經濟和財政引向災難 — 批白痴經濟論 (7/1/2001)    
  • 政府都可以不講信用的時候,還能要求中國公民講信用么? (7/1/2001)    
  • 存銀行怕露餡放家里怕被偷 貪官為錢傷透腦筋 (6/30/2001)    
  • 32年前米蘭銀行爆炸案3名元凶今被判終身監禁 (6/30/2001)    
  • 道亨廣安推行優惠搶匯豐客 (6/30/2001)    
  • 馬德里炸彈暗殺將軍 西班牙將軍重傷全身焦黑 (6/30/2001)    
  • 匯豐恆生儲蓄利率1.75厘 渣打東亞2厘 (6/30/2001)    
  • 田震--內地第一個在全國進行巡回演出的歌手 (6/30/2001)    
  • 歐元地區貨幣供給率5月份再度增高 (6/29/2001)    
  • 香港銀行醞釀基金促銷潮 (6/29/2001)    
  • 日央行仍拒放寬貨幣政策 (6/29/2001)    
  • 快訊:西班牙首都炸彈爆炸 一名將軍受傷 (6/28/2001)    
  • 鄭海泉﹕年內仍有機會再減息 (6/28/2001)    
  • 世界銀行稱網絡會議“成功” 2千人上網參與 (6/27/2001)    
  • 嘉華銀行高層涉貪污被捕 (6/27/2001)    
  • 日股收低1.15% 投資者靜候FED利率決定 (6/27/2001)
  • 相關新聞
    日股收低1.15% 投資者靜候FED利率決定
    嘉華銀行高層涉貪污被捕
    世界銀行稱網絡會議“成功”  2千人上網參與
    快訊:西班牙首都炸彈爆炸 一名將軍受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