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在充滿壓力的世界中過著最棒的生活(1)

壓力就像醫生以科學方式所指稱的腸道積氣。每個人都有,卻沒有人想要承認,大家都想以謙虛有禮的方式加以掩飾。

但是累積到一定的程度之後,早晚都必須要順應生理需求加以「釋放」——這讓我們覺得好過一些,實際上卻不會提升我們身邊親友的生活品質。

幾乎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壓力當中,不管國籍、種族、遺產、經濟狀況、性靈狀態、職業、生活形態、年齡或性別。宣稱沒有壓力的人並不住在真實的世界裡,否則就是有妄想性的精神錯亂,或者就是在說謊。這三種情況並具的人,也時有所聞。

我很幸運可以周遊各國,可以遇見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我在此處要述說的是我的全球經驗,教導了我關於壓力的一些情況。

不管是法國、中國、德國、阿根廷、印度、南韓、美國、烏克蘭、日本、委內瑞拉、義大利、澳洲或其他已開發的國家,所有人的情況都大同小異。

在這些社會與文化中的一般人,承受了如此多的壓力,我自己了解到,我們必須要協助我們的客戶管理與減輕壓力,才能讓他們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

事實上,我遇見過宣稱已經發現無壓力生活的人:是啊!沒錯!如果我過著隱士般的生活,沒有外在的目標,只需要吃飯、睡覺,或是把時間花在宗教的奉獻,處理一些雜務換取食宿,而且只和一些心靈相近的人來往,這樣我也可以維持相當地平靜(嗯!我沒辦法過這樣的生活,不過有許多人可以)。

無論如何,我倒想要看看這些不食人間煙火的人,再重新回到這個廣大的世界,開始面對大部分的人每天都要處理的混亂情況,六個月之後會是什麼樣的景況。

如果他們的生活中擠滿了尖聲喊叫與打架的小孩、姻親的絮絮叨叨、尖峰時段的交通、脾氣暴躁、權力慾望深重又酗酒的老闆,隔壁青少年的震耳欲聾的音樂,讓壁櫥裡的瓷器顫抖不已,迫在眉梢的家庭作業與其他繁瑣的事物、一天只能睡四個小時、揮之不去的腹瀉、沉重的抵押貸款、滿皮夾刷爆的信用卡,那些人同樣可以維持清醒冷靜嗎?得了吧!誠實地面對現代生活的真相,忙碌與壓力就是人生的部分。

身為前任的急診室醫生,對於工作壓力,我可說是經驗豐富。在轉換到預防性醫學之前,我在南加州一家忙碌的創傷中心工作,我是當班時唯一待命的醫生。

同時處理兩件心臟病發作的病例是常有的事。平常一天的工作狀況如下:急診室擠滿了肚子痛、胸痛、腎結石、扭傷與割傷等患者,救難人員來電說他們即將運送許多車禍或是槍戰的傷患進來。

每個人對壓力的反應各異,壓力讓我更生龍活虎,精力充沛,這聽起來似乎很詭異,但是,我熱愛我的急診室工作,這是不爭的事實。

愈是忙碌不堪的情況,我就愈喜歡這樣的挑戰。我並不是因為壓力過大才離開急診室的工作。

我的生命中,壓力最大的期間是我擔任家庭醫生的時候。我是診所裡的二位醫生之一,負責八千多名患者。那對頭腦清晰的醫生而言,已經非常夠了。但是我卻嫌不夠忙。

我同時經營三種其他的業務。我和別人合創了一家健康中心、還有一家非常成功的商務農業公司,還參加了第三項企業。我相信大家都會覺得—這是一個瘋子的生活,但是失去神智的人總是看不到自己的瘋狂。

我的大女兒一直都很乖巧聽話(就像大部分的小孩,在她二歲時除外)。她在五歲時突然間出現目中無人的傾向。有一天,我和妻子正在電話中討論這個問題,我提到我們十八個月大的二女兒有樣學樣,開始模仿姊姊的目中無人。

我妻子完全聽不懂我的看法。她說我對我們二女兒的認知有嚴重的誤差。但是我堅持己見。最後她說:「親愛的,我每天都和她朝夕相處,她並不像你所說的那樣……」,就掛了我的電話。

那就像是一記當頭棒喝!我竟然不了解自己的小孩。我一定要有所改變,卻茫茫然,毫無頭緒。我應該推辭一部分或是全部的工作?我需要多少時間與家人相處?我要怎麼利用時間?和子女的「高品質相處時間」是合情合理的概念,還是廉價的自圓其說?我應該要如何做這些決定?我可以向哪些機構求助?大家不是都過著和我一樣的生活嗎?

因為我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依照我本身做事的方式,我決定大規模地搜尋科學與一般性的文獻,試著找出解答。我收集與閱讀了四百多份論文。

令我訝異的是,幾乎所有的論述都主張以某種型式的逃離,是處理壓力的最好方式。那病不盡正確。我繼續深究這個議題,最後我得的結論,是我即將要與讀者們分享的。

我們在機構裡傳授這些原則,數百位客戶都提出了很棒的結果回報。我希望這些原則也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所得到的結論,讓我的生活為之改觀。我賣掉了診所的股份,和家人搬到鄉下地區。我了解到養育子女只有一次的機會,我並不想錯失他們的成長過程。那是身為父母者最大的責任,而且是無法重新來過的。

我立即結束了其中二個「副業」,即使其中有一個剛開始獲利,而且大幅減少對第三個工作的參與時間。我開始每週三休假,整天的時間陪伴我十八個月大的女兒。我猜我們大概玩遍了南加州的每個遊樂場與公園的溜滑梯。

這讓我妻子可以利用星期三在大女兒的學校擔任志工。我們所發現的是,我們的大女兒需要爸爸,當我開始花比較多的時間陪她之後,她恢復了原本的甜美純真。

現在我們是感情緊密的家庭。我們幾乎是同進同出,形影不離,因為我們真心地喜愛彼此的陪伴。這些改變是否衝擊我的財務狀況?那當然!但是時間是我所買到最有價值的寶藏。我絕對不會用現在我與家人之間的感情,來交換這幾年所減損的收入。絕不!

以這樣的方式改變我們的生活,並不是急就章的決定。那需要時間與深思熟慮。但是這樣的過程讓我們遠離瘋狂的生活,得以實際有效地管理壓力。

那個過程是我現在想要提供給大家做參考的。那是從簡單,但是必須強制執行的書寫練習開始。(待續)

摘編自 《改變,決定你的健康》 大樹林 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