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灣大橋死鳥多 成鳥群「百慕大」

人氣 13
標籤:

【大紀元1月8日訊】「 前段時間我開車去上海辦事,經過杭州灣大橋時,偶然發現乾淨的橋面上,有好幾個黑點,看起來不像垃圾。再往前開,突然看見路中間有一團被軋得血肉模糊的東西,我特意放慢了車速,發現居然是一群死鳥,估計有十來只。傍晚返回的時候又看到了。大橋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死鳥?太奇怪了!」一名經常奔波在杭甬兩地的李姓司機透露怪事。

為什麼大橋上會如此頻繁地出現死鳥?是傳聞中的「群鳥自殺」現象?還是鳥兒在杭州灣大橋附近遭遇「百慕大」?據浙江在線報導,同樣的情況,網友「e.t」的報告更詳細、更專業。他是浙江野鳥會的成員,早在大橋尚未開通時就發現了死鳥問題。
「2008 年4月25日,我與一群朋友一起偷偷地騎車上了杭州灣大橋(一直騎到了大橋中央約18公里處),一路上發現很多鳥屍,大橋還沒有開放(5.1正式通車),基本上沒有車子來往(排除了鳥兒被汽車撞死的可能)。鳥屍都很完整,看上去剛死不久,基本上都是遷徙鳥種類。」

*信鴿和水鳥撞死的最多*

著名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北起浙江嘉興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慈溪水路灣,全長36公里,2008年5月1日試運營通車。浙江在線記者驅車趕往杭州灣大橋,一路觀察左右兩側的路面。

「看,這裡有一隻!」行使至距離大橋起始點2公里處,在硬路肩上一隻完整的死鳥被發現,幾分鐘後又發現另一隻……一趟來回,在海鹽往慈溪方向發現5只死鳥,慈溪往海鹽方向發現3只死鳥,另外還有幾攤血肉模糊的不明物體。

「如果遇到大霧或大雨等惡劣天氣,死鳥會更多一些,」幾位野鳥愛好者說,「我們觀測了幾次,發現死的主要是信鴿和水鳥,大雁和野鴨等一些能夠飛得比較高的鳥,似乎沒發現過。」

「每天到底能有多少死鳥,實在不好說。」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大橋養護中心工作人員說,但他確認了兩點:第一,大橋上的確頻繁出現死鳥;第二,夜間出現死鳥的概率更高。

在這座世界聞名的大橋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浙江大學動物學老師徐海聖列出鳥兒死亡最有可能的三種原因:

1、長時間的遷徒飛行累死;2、鳥類主動撞在橋上;3、生病。

不過,徐海聖首先排除了第3種原因。「如果是生病的原因,不僅會在大橋上發現,附近陸地上也應該有發現,如果陸地上沒有,就可以排除了。」

網友「觀星者」認為:鳥類在遷徙過程中,由於體型較小,新陳代謝比較快,在途經杭州灣或長江口這樣大跨度的水域時,如果體質不佳或沒能及時得到食物補充,可能會在長時間的飛行中消耗掉所有的體力,造成一定的死亡率。

根據記載,遷徙的確是候鳥生命裡死亡率最高的時期。如果是這樣,那麼這些鳥兒屬於「正常死亡」。

對這一說法,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理事魏天昊有疑議。他原供職於中國科學院昆明生態研究所,長期從事鳥類生態學研究。

「候鳥在遷徙過程中的確會出現部分老弱病殘累死的現象,但一般多出現在非常長距離的飛行中,如穿越歐洲馬耳他海峽或撒哈拉沙漠。在大片水域和沙漠中,它們尋找不到歇腳的地方,累死的鳥兒較多。但在杭州灣這樣的沿海地帶,鳥兒歇息的地方不少,累死的比例不會高。」

與「累死說」相比,多位鳥類研究者更傾向於「撞死說」。他們認為:這些鳥兒是在飛越跨海大橋時撞死在橋上的,大橋上璀璨的燈光,是對其致命的誘惑。

理由一:鳥兒具有趨光性,夜間大橋明亮的燈光誤導了它們。

「包括鳥類在內的多數動物具有趨光性。」浙大動物學教師徐海聖說。候鳥會在惡劣的天氣下飛向有亮光的地方。徐海聖揣測,夜間大橋燈光奪目,很有可能引起了鳥兒的誤解,吸引它們飛向大橋。

類似現象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都曾出現過。

魏天昊說,在他身處的雲南及附近省區,某些山丫口在秋天晚上點起火堆,就會出現「飛鳥撲火」的現象。「最初人們以為是鳥兒『集體自殺』,認為是不祥的天兆,其實這與鳥的趨光性有關。」

另一名叫唐思賢的教授也曾多次目擊「鳥兒自殺」的情景。他供職於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同時兼任上海鳥類專業委員會主任。「我做過機場鳥撞課題研究,常常在浦東機場玻璃幕牆下方看到從高處跌落的小鳥。大樓的窗子太大、太透明,勢必反射周圍的光線。這樣,窗戶就比四周要亮得多,鳥兒們爭先恐後地撲過來」。

唐思賢推測,「大橋上的燈光過亮,使鳥兒視覺產生盲區,看不到周圍的建築物而撞擊上去。這就像夜間汽車衝著你開過來,如果它打著大燈,你只看到燈光而看不見汽車的車身。」

魏天昊在查閱資料過程中還發現,鳥兒對黃色光特別敏感,因為其穿透力比較強。而大橋上的多數照明燈及行駛在大橋上的汽車閃爍的都是黃色光。同時資料還記載多數中小型鳥類都是夜晚遷徙的,這似乎恰好解釋了為何夜間鳥兒撞死的更多。

理由二:杭州灣跨海大橋恰巧位於候鳥遷徙的必經路段,數百萬候鳥要從這裡飛過,誤撞上大橋的幾率大大增加。

據唐思賢說,全球共有8條候鳥遷徙帶,其中一條東亞——澳大利亞遷徙帶穿過中國大陸,中點位置就在杭州灣大橋附近。「這裡成為一個鳥類彙集點。」

大自然的進化有如鬼斧神工,至今人們依然無法解釋候鳥如何能在漫長的遷徙途中準確地判斷方向。科學家們推斷,它們是按地貌、天象(指日月星辰)或地磁判斷方向。(比如信鴿就以地磁為導向,鳥類學家曾做過實驗,在信鴿腳上綁一小塊磁鐵,就無法判斷方向。)

其中,候鳥會循「地貌」而飛已「證據確鑿」。魏天昊多年前就嘗試夜晚從空中俯視大地,「晚上河流看起來是白色的,它會反射光線,而周圍的陸地一片漆黑。」多數遷徙鳥類均以此為嚮導。

於是,當大量候鳥沿著河流飛行,出現在杭州灣大橋附近時,受燈光吸引「撞上」大橋的幾率大大增加。

趨光性本是進化賦予鳥兒的生存本能,在電子時代卻很可能成為其致命的原因。科學家們說,希望能有人提供更多的一手資料,以確認鳥兒的最終死因。徐海聖說:「如果有人能提供死亡鳥兒的屍體,根據屍體解剖,可以進一步確認鳥兒是否撞擊而亡(撞擊致死會出現頭骨碎裂)。」魏天昊:「最好要分清鳥兒到底是撞擊在大橋橋柱上,還是橋燈上,這樣才能對症下藥,進行防護。」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引外交風波 維族囚犯百慕大訴經歷
酒禁對決 德國弗萊堡學生戰勝警察
比爾颶風在大西洋威力減弱
颶風「比爾」接近新英格蘭地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