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應求 大陸棉價漲4成

標籤:

【大紀元11月02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繼大蒜、生薑、蔬菜之後,中國大陸棉花再次接過了漲價的接力棒。今年的新棉在短短不到兩個月時間,價格指數從18000元一噸,漲到了25300多元一噸,漲幅近40%。

新疆棉農喜上眉梢

在新疆阿克蘇市西郊的314國道上, 聚集著大大小小的軋花場30多家,由於新疆棉花質量好, 從山東、浙江等地趕來的收購商出價較高。今年9月份上市之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從每公斤8.5元瘋漲到12.2元到12.6元不等, 漲幅高達近40%。

產量數據失真 供需無法統籌

大陸專家稱「供不應求是目前棉花漲價的主要動因。」今年8月黃河流域雨水比較多,對正處於花蕾期的棉花生長極為不利,導致棉花單產減少,質量下降,今年棉花總產量將下降20%到30%。 國家統計局數據曾顯示,2009年棉紡原料供應量與需求量相差269萬噸,而2010年相差626萬噸,比去年增加357萬噸,棉花缺口明顯。

早在2009年12月,中國大陸官方就曾表示,新疆棉花產量數據失真問題已經非常嚴重,根據烏魯木齊鐵路局提供的出疆棉總量來推算,自2002年起,新疆棉花產量與相關部門統計數據相比,7年累計相差280萬噸。

不僅棉花實際產量與統計數據之間存在誤差,棉花的實際需求量與統計數據之間同樣存在較大出入。大陸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09年,紗線 產量近2400萬噸。而同期,能夠提供給紡織行業用於紡紗的化學纖維不超過950萬噸,棉花產量加上進口棉花也只有900萬噸,按此推算,紡紗原料總 量不超過1850萬噸。

分析人士表示, 「有關部門對棉花的調控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相關新聞
溫州經濟遭寒流  五分之一企業陷困境
八月六日亞洲財經要聞
南京中山陵拒絕免費開放惹民怨
國產鮮乳看俏  酪農:不會亂漲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