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赦國際爭取加強與中國對話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1月2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11月 02日報導)國際人權組織大赦國際表示,今後在處理中國的人權問題時將爭取以多元方式達到目標,不僅持續批評施壓,而且也要借用中國傳統的“對話”方式,把握機會向中國官員表達立場。

大赦國際不久前上任的秘書長薩利爾.賽迪(Salil Shetty)表示,他任內將更“密集”和“有系統”地關注中國人權問題,以多元方式達到促進中國改善人權的目標。

賽迪星期一在香港大赦國際亞太論壇會議上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肯定中國的經濟成就,希望今後在人權問題上批評施壓的同時,也能借用中國的“對話”文化,在國際場合把握機會向中國官員表達立場,要求北京釋放被關押的異見人士。

賽迪認為,對話並不代表軟弱妥協,而是希望將改善中國人權的要求和建議以更有效的方式傳達到中國領導層。

對大赦國際秘書長賽迪進行專訪的香港明報以“大赦國際新領導:爭取與中國對話”為題報導了這個消息。

*大赦國際:對話是既定政策”

但是大赦國際亞太地區項目副主任貝凱玲(Catherine Baber)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爭取與中國對話並不意味著大赦國際對中國人權政策的任何改變。她說,批評施壓與對話相結合,一直是大赦國際處理中國人權問題的一貫做法。

她說:“長期以來,大赦國際一直以多種不同的方式,表達我們對中國人權問題的關切。在提出建設性批評意見向中國施壓的同時,和中國政府以及中國社會團體保持直接的聯繫對我們來說也非常重要。你可以把它叫做施壓與對話相結合。在目前中國經濟發展沖淡了人們對踐踏人權現象的關切的時候,保持多種形式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貝凱玲舉例說,未來大赦國際將越來越多地關注中國企業和政府的社會責任,關注中國的勞工權利是否得到尊重,以及經濟發展所引伸出來的其他人權問題。

*以往的對話有些成功有些失敗*

貝凱玲解釋說,大赦國際在與中國政府對話方面有過成功的經驗,也有過失敗的經驗:“過去多年來我們一直在爭取與中國政府對話,也進行過一些這樣的對話,有些對話很有成果,有些則是無果而終。今後我們將不僅爭取同政府展開對話,也要儘可能和中國各種社會團體進行對話。”

*人權學者讚賞建設性對話方式*

深圳大學法學院教授、憲政與人權研究中心主任李薇薇讚賞國際人權團體以建設性的方式,促進中國人權發展的做法。她說:“中國簽署了那麼多的國際人權公約,人權公約下面有很多監督條約實施的機構。這些條約機構的報告制度,它們的監督制度,都是建立在對話的基礎上。(國際人權團體)吸收好一些的、成功的監督督促的經驗,我看也是一件好事情。”

李薇薇教授說,中國過去30年來,國民的政治權利和經濟權利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公民享有的自由度也在不斷擴大,這在國際和國內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她同時指出,中國目前的問題是人權發展的水平同經濟發展速度不相適應,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公民政治權利和民事權利沒有保持同步發展,結果社會的核心價值—公平和正義–出現了缺失。

*學者敦促北京以開放心態面對批評*

李薇薇教授敦促中國政府要以開放的心態來對待國際人權團體的批評和建議:“批評不是一件壞事,我覺得對中國的人權問題提出批評,(政府)應該採取一種非常開放的心態。沒有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敢說他的國家的人權狀況是十全十美的。畢竟中國的人權發展可以說是剛剛起步,還沒有到大踏步發展的階段。”

大赦國際秘書長賽迪在香港表示,由於歷史的原因,香港成為中國最開放和自由的地區。他希望香港能夠在促進中國的改革和發展過程中發揮關鍵性作用。(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法輪功人權出版「聯合國人權報告彙編」
【新唐人】民運人士:迫害法輪功 應受制裁
聯合國專員發言指出中共迫害
人權觀察研究員籲恢復高智晟自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