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陶博館前空間改造 最新規劃出爐

人氣: 2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0年1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台北報導〉 享譽國際的鶯歌陶瓷博物館,建築特色具簡樸現代風格又具有濃濃藝術氣息,是建築界的臺灣之光,每年總是吸引眾多國內外慕名而來的觀光客。美中不足的是鶯歌地區環境及人行徒步空間沒有同步提升,造成遊客諸多困擾。縣府經過研議,克服用地取得等障礙,提出「陶博館前空間再造」,以立體環狀空橋來解決問題。

為了改善人行徒步空間不足問題與增加安全性,台北縣政府於95年提出「鶯歌美麗家園–核心徒步區」專案計畫,另於98年委託辦理陶博館前空間環境改善計畫,主要目的為服務以徒步漫遊及騎自行車休閒的遊客,提供悠閒漫步於鶯歌地區的環境,提升整體環境品質。

「鶯歌美麗家園–核心徒步區」專案計畫,串聯鶯歌4大核心地區,也就是交通核心─鶯歌火車站、觀光核心─陶瓷老街、文化核心─陶瓷博物館和水岸核心─溪畔的新生地「三鶯陶花源」等4個地區,相關串接工程,陸續施作完成。

第1階段由火車站經文化路217巷百年老樹至陶博館的陶藝小徑,已經在97年夏天就完成;第2階段由陶博館經風華廣場跨越鐵道抵達陶瓷老街的鐵道陸橋亦於98年9月完成。第3階段由火車站穿越農會廣場連接三鶯陶花源的鶯歌「文化故事街」,也就是農會廊道才剛在今年11月完工。

「鶯歌文化故事街」的規劃構想源自COD(以歷史文化為導向)及POD(以人行徒步為導向)的概念,重視鶯歌地區風貌再生,致力於文化故事的延續,將既有的綠廊、藝廊及商店街,藉由公部門硬體建設及地方社區發展活動,深耕在地產業文化。遊客可自鶯歌火車站下車,體驗農會文化廊道風貌,再經景觀跳景平台抵達三鶯新生地園區;也可以從舊日鎮公所旁巷道的景觀木棧道往返農會廊道至站前文化路商圈,讓站前文化路與三鶯新生地活動串聯,創造都市多面向「漫遊」空間。

縣府城鄉發展局代理局長陳耀東表示「鶯歌美麗家園核心徒步區」是以環境改造理念建構以人為本的徒步區,以整體規劃,分階段設計與施工,逐步拼湊完成。另配合「三鶯水岸都市發展總體計畫」及「國際水岸雙城」的宏觀視野,打造三鶯地區成為具國際性歷史文化景觀的水岸城市。以有效便捷的步道系統及文化氣息配合三鶯陶花源的啟用,未來新北市立美術館、國際觀光飯店及三鶯纜車開發,將開啟三鶯地區觀光發展的新紀元。

陶博館前空間環境改善計畫,主要企圖打造出鶯歌鎮的門戶節點,以地景方式處理交通動線分流改善與陶博館前交通系統,將陶博館內空間延伸至戶外,並同時確保人行安全、公用土地活化利用及串聯三鶯陶花源至陶博館之人行動線,以延續陶博館美學之設計形式,創造三鶯大橋進入鶯歌地區入口意象。

縣府城鄉發展局企劃建築科科長童銘章表示:陶博館前空橋整體的設計以弧線、輕巧與無障礙的空中通廊美學呈現,結構體本身就如同陶博館的戶外展示作品一般,將造形動態與藝術靜態美感極致詮釋,同時照顧到地面交通順暢及觀景平臺的功能,十分令人期待。細部設計於99年5月完成,工程造價約新台幣1億2仟萬元,訂於99年11月底開工,101年5月完工。屆時由大漢溪自行車道系統經三鶯陶花源、鶯歌陶瓷博物館與陶瓷老街將可串成一完整自行車遊程;從鶯歌火車站徒步經過文化故事街、三鶯陶花源、鶯歌陶瓷博物館亦可用徒步方式,串聯整個旅遊行程。

台北縣政府一直對於推動「大河之縣」、「都會綠軸」及「花園城市」不遺餘力,都是與「水」、「綠」、「文化」與「環境」等概念緊密結合的施政主軸呼應。「鶯歌美麗家園–核心徒步區」及陶博館前空間環境改善計畫的建設,是縣府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同時結合三鶯陶花源水岸遊憩綠廊空間發展,足以讓三鶯地區成為具國際性歷史文化景觀的水岸城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