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琳》解釋爭議報導 平權會不接受

人氣 2

【大紀元2010年1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11月26日,《麥克琳》發表社論文章,解釋其之前發表的,引起加拿大社區,尤其是華人社區反彈的報導「Too Asian?」。加拿大平權會當即表示,該社論不足以解決問題。

《麥克琳》雜誌11月10日發表的長篇報導「Too Asian?」引起讀者熱烈反響,平權會當天即表示抗議,指該報導製造「種族定型」(racial stereotyping)。該報導目前仍在《麥克琳》網站上,讀者反饋超過了2,000條。

在多方壓力下,《麥克琳》11月26日發表了社論:優點是決定誰入讀大學的最佳及唯一途徑(Merit: the best and only way to decide who gets into university),並加上副題:我們覺得某些美國學府趨向以種族作為入學錄取的基礎十分可悲(We find the trend toward race-based admissions policies in some U.S. schools to be deplorable)。

平權會及其多倫多分會當天在多倫多召開的一個新聞會上表示,拒絕接受《麥克琳》以這篇社論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稱該社論不足以解決之前報導帶來的問題。

平權會總幹事黃煜文說,該社論是積極的一小步,但不足以解決問題。「加拿大人對於『Too Asian?』中描述的恐懼外國人的主題(xenophobic themes)表達了憤怒。」

聯邦參議員利德蕙、加拿大亞裔律師聯盟等組織均公開表示,關注「Too Asian?」對加拿大社區造成的影響。

平權會表示,將繼續努力,尋求《麥克琳》為這篇報導,對加拿大人做出無條件的公開道歉。

平權會11月17日曾與《麥克琳》討論其提出的4點要求:在《麥克琳》雜誌上刊登由平權會提供的2 至4頁長的反駁文章;承認文章有侮辱性質,並在下一期雜誌登出對加拿大人的公開道歉;寫作文章的有關職員參加專為此文舉辦的公眾會議;雜誌與不同背景的大學生合作,針對大學校園多元文化及種族歧視問題,寫出至少3篇長度相當的文章。

11月22日,平權會對媒體說,《麥克琳》接受了其中3個要求,但不接受公開道歉的要求。

《麥克琳》雜誌接受其母公司羅渣士傳訊公司屬下的Omni TV訪問時表示,雜誌對事件感到抱歉。黃煜文認為,該雜誌的意思是,對文章引發公憤感到抱歉,而不是為刊登該文章而感到抱歉。

相關新聞
六四35周年 多倫多舉辦研討會及國是會議論壇
世華多倫多分會新舊交接 林麗娟任新會長
2024僑青歌唱比賽6月8日登場
多倫多僑青舉辦第三屆總統盃籃球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