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變音符 美學生首創「愛滋病毒音樂」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1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綜合編譯)美國一女研究生研究出一種新方法,能將愛滋病毒(HIV)的生物特性與音樂結合,進而創作出獨特的「愛滋病毒音樂」。她希望藉此讓人們瞭解這種疾病背後的科學。

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研究生帕亞克(Alexandra Pajak)目前正在艾格妮絲‧史考特學院(Agnes Scott College)學習音樂。她花費幾個月的時間研究愛滋病毒的DNA種類,並為每一種DNA序列定音高,最終在10月下旬創作出17段、52分鐘長的DNA音樂,專輯名稱就叫「HIV之聲」(Sound of HIV)。

帕亞克表示,她為DNA中4個基本核苷酸配置對應的音調──腺嘌呤(Adenine)對應A、胞嘧啶(Cytosine)對應C、鳥嘌呤(Guanine) 對應G、胸腺嘧啶(Thymine)對應D,然後拆解20個氨基酸和蛋白質並配上個別的音高。

她說,這首曲子其實就是HIV病毒的整個基因組。

帕亞克指出,她先用自己的鍵盤樂器譜寫所有音調,然後再請一個名為「序列合奏」(Sequence Ensemble)的樂隊以鋼琴、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圓號、大提琴等樂器來合成節奏和旋律並灌錄CD。讓她感到驚訝的是,這首曲子相當動聽。

她表示:「不可思議的是,無論節奏快慢,音樂聽起來都很悅耳。」她說,這些CD音樂還有一種詭異的共鳴感。

帕亞克希望展現HIV病毒所含DNA的全部屬性。她說:「希望這種全新的方式能讓人們瞭解這種疾病背後的科學。」

帕亞克強調,她無意冒犯愛滋病人。事實上,她將CD的部分銷售所得捐給亞特蘭大的埃默里疫苗中心(Emory Vaccine Center),以協助愛滋病的研究。

她已經得到一些愛滋病人的正面反饋,例如:一名俄羅斯病患者認為這些音樂非常鼓舞人心,他計劃將音樂發佈在HIV的相關網站上。另有一位教授想在課堂上播放這片CD,向學生展現病毒的不同樣貌。

帕亞克說,她不想為其「病毒音樂」填詞,因為那可能會影響這種音樂的準確性。出於對科學和愛滋病人的尊重,她決定永遠不再演奏這些音樂。

(以下為「HIV之聲」片段)

相關新聞
抗艾滋病  蒙特利爾居民步行籌款
澳科學家揭開愛滋病毒細胞的奧秘
比利時:非洲移民不做HIV檢測源於恐懼
70萬人請願 爭取抗愛滋資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