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明年政治風險 中國仍是關鍵

標籤:

【大紀元12月22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21日路透電)美國總統歐巴馬所屬民主黨在11月初的期中選舉遭逢重大挫敗,兩黨政治版圖大洗牌,以下是2011年值得關注的美國主要政治風險。

首先是共和黨將在明年1月5日接掌眾議院多數,但民主黨仍保有參議院多數,極可能導致政治僵局。

接著是預算赤字問題。美國2010財政年度赤字達到直逼紀錄高點的1.29兆美元,成為期中選舉的焦點議題。共和黨傾向大砍預算,縮小財政缺口,但民主黨至少在經濟復甦力道增強之前對緊縮措施並不熱中。

再來是美國與中國的關係,若美中交惡,恐影響全球債市、股匯市和商品市場。中國是美國的最大債主,持有美國公債約9000億美元。部分華府人士擔心,中國可能因為臺灣等議題與美國起政治糾紛,因而拋售美債,導致價格大跌,但上述狀況應該也非中國樂見,發生機率不大。

其他值得關注的美中議題,首先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預計明年1月訪美。在這趟國是訪問期間,貿易逆差、人民幣匯率,以及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量化寬鬆政策,預料將成經濟議題焦點。

此外,美國參議院是否會通過人民幣匯率法案,以懲罰中國不放手讓人民幣升值,是另一關注焦點,也牽動匯率與債券走勢。

北韓議題引發政治和軍事緊張,華府若對平壤採取更強硬手段,或許會激怒中國。臺灣議題仍舊是美中關係的潛在衝突之一,但中國與臺灣的貿易往來已漸漸加溫。

中國和網路巨擘谷歌(Google)今年的爭議已經告一段落,但奇異(GE)、西門子公司(Siemens)和德國化工集團巴斯夫(BASF)也開始對在中國投資遭遇困境怨聲載道。

另一爭議核心是伊朗。美國一直帶頭施壓伊朗全盤交代核子計畫,促使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Security Council)制裁伊朗,以遏止伊朗的核子與飛彈活動。美國和歐洲聯盟(EU)也祭出更嚴厲的制裁措施,對來自伊朗的投資下禁令。

美國官員表示,目前的制裁手段已讓伊朗經濟元氣大傷,並矢言繼續實行。越來越多的西方石油與金融公司切斷與伊朗往來,中國能源公司也放慢伊朗相關工作。然而,中國國營企業與土耳其金融機構,究竟能配合制裁到何種程度,仍有疑慮。(譯者:中央社戴雅真)

相關新聞
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最高38%的關稅
阻中共軍援俄羅斯 日本擬將中企列入制裁名單
白宮:美將在G7峰會宣布對俄制裁新措施
Shein在倫敦上市前 美參議員敦促英國徹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