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

古風悠悠:儉與恕,必先做好

一、好人是什麼樣的?

東晉時的庾亮,字元規,曾任護軍、中書令、征西將軍等職 。

庾亮在擔任護軍的職務時,囑托廷尉桓彝,為他物色一位好的官吏。過了一年,桓彝遇到了徐寧,並且瞭解了他,便將徐寧推薦給庾亮,說:「一般人身上應有的長處,在徐寧身上,不一定有;一般人所不應該有的毛病(短處、缺點),在他身上,一定沒有!他真是海內的清廉之士。」

庾亮聽了,高興的說:「作為一個正派人,不應該有的毛病,他都沒有。這就是真正的好人!」

好人是什麼樣的?好人就是:不應該有的毛病,他都沒有!

二、放得下……

【原文】陳眉公曰:「放得俗人心下,方可為丈夫;放得大丈夫心下,方可為仙佛;放得仙佛心下,方可為得道圓滿。」

【今譯】

陳眉公說:「放得下俗人的心,才可以做大丈夫;放得下做大丈夫的心,才可以成為仙佛;放得下做仙佛的心,才可以真正的得道圓滿。」

三、正確對待調皮的孩子

劉禹錫說:季龍(石虎,字季龍,十六國時的後趙國君)小時候用彈弓去彈人。他的父親大發脾氣,要嚴厲的懲罰他。

季龍的母親則說:「強壯的牛犢,拉車時會把車上的轅木,也給拉斷;良馬敢於不受羈絆,而隨意馳騁,這樣,才能負重而達到遠方。小孩子不奇特,不聰慧,必不能成為非常的人才。」

這段話的意思是講:不要把小孩子的調皮,看得太壞、管得太嚴厲。貴在向他們講清道理。調皮的孩子,經過正確的培養,很可能成為大能人。

四、取長補短,是謂至善

【原文】吳苑曰:「清雅之士非不佳,嫌其太矯;粗狂之士非不惡,喜其露真。若使清而不矯,真而不粗,非惟越俗名流,實是世間能

士。」

【今譯】吳苑說:「清雅之士不是不好,但嫌他太矯情;粗狂之士不是不惡劣,但喜愛他能流露真情。假若能做到清雅而不矯情,率真而不粗魯,就不只是超凡脫俗的名流,實在是世上有才能之士。」

五、儉與恕,必先做好

范忠宣公(北宋范仲淹之子范純仁,謚忠宣)親族的子弟中,有人向他求教:「如何進德修業?」

范忠宣公(范純仁)回答說:「只有儉(簡樸),可以使人廉潔;只有恕(寬宏大量),可以成就德行。」

范純仁的意思是講:進德修業者,必須先從儉、恕兩個方面入手,進一步才能做到廉潔奉公和德高望眾。

六、不講假話,余聽其便

宋代的魯宗道(字貫之,宋真宗時為右正言,仁宗時拜參知政事)任諭德(官名,主管對太子的諷諭勸諫)一職時,常常改穿普通人的衣服,悄悄的來到酒店飲酒。

有一天,真宗急於召見他,有事情要問他,使者反反覆覆的尋找,最後才在酒肆中找到了他,與他商量說:「皇上如果怪您來遲了,用什麼作托辭呢?」魯宗道說:「不講假話,余聽其便。你就如實相告好了。」使者說:「這樣,您恐怕會得罪皇帝的。」魯宗道說:「飲酒不過是人之常情,即使有罪,也不及欺君之罪為大。」

使者為之歎服。

(以上均據明代曹臣《舌華錄》)

--轉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