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聞:湖南的職稱評審黑的一塌糊塗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2月06日訊】我早就聽說每年職稱評定很「黑」,不送出1~2萬,就不可能通過,以前只是將信將疑,但通過今年的親身體念,我完全被折服了。那麼,職稱評定是如何操作的呢?

  首先,省人事部門要提前安排評委,並放出風聲,讓所有申報者知道你所在專業組是哪些評委,組長是誰。

  其二,要留有足夠的時間讓申報者能夠找到這些評委並見面。如2009年是12月3日(星期四)發佈消息,要求評委12月6日(週日)開始集中,讓每位申報者在週末有充分的時間和條件去找到評委(前幾年都類似)。

  其三,申報者聯繫上評委後,必須要當面送資料(其實就是送錢,行話叫送信封)給評委過目,請評委關照。

  其四,根據潛規則,他送你不送,你就必死無疑。都送了就看誰送得多評委就挺誰,誰找的評委多支持的也就多,當然,最有話語權的是評委組的組長。你一定要找到並多送。

  其五,送多少?申報副教授,送普通評委不得少於2000元,組長不得少於5000元。申報教授一般是上述數字的3倍,否則,別玷污了評委們。

  其六,申報者都送了錢,評委們如何擺平?送得少的「槍斃」!不讓你通過的理由在下面羅列中總可以找到一條:(1)沒有專著;(2)沒有標誌性成果;(3)論文數量少;(4)論文檔次不高:(5)沒有省教育廳、教科院或社科聯等立項資助課題;(6)學歷或學位低;(7)課時量太少;(8)教案質量不高或不合格;(9)已經是高級講師,已停止平轉副教授;(10)已經是高級講師,再評審副教授是浪費指標……

  其七,今年出現的一個新規則:要通過必須全票通過,不通過就一票都沒有,矛盾不能外顯。如何做到呢?一是靠組長做工作,個個擊破;二是靠組長的權威和影響;三是有評委工作潛規則。因為評委們誰都不會願意失去今後的機會,溜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最後,評定結果出來後,如果沒有通過的申報者再跟評委聯繫,評委一般會要你給他一個賬號,但評委們都知道申報者為了下一年度的評審通過,都不會也不敢要回已送出的錢。

  因此,即使是同一單位的幾位申報者,綜合情況甚至相差很大,結果差的評上了教授、副教授,而好的落選了,就不足為奇了。

轉者按:東漢民諺有云:「直如弦,死道邊;曲如勾,反封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長此以往,天朝危矣!

──轉自《天涯》

相關新聞
閱網聞有感: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網聞:一個結石寶寶父親——趙連海這一年
網聞:一個很奇怪的國家
【網聞 】被「常識」害死的二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