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日本傳統工藝的傳承

傳統工藝深入社區 增進理解尋求繼承人

人氣 59
標籤:

【大紀元2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麗麗東京報導)日前,在東京都以著名的門前仲町附近的深川東京modan館,江東區地域振興部主辦了3天江東區傳統工藝展。雖說深川東京modan館位於門前仲町一帶居住區內,但此次傳統工藝展卻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特點,吸引了諸多男女老少前來觀賞或體驗其工藝的製作快樂。

一樓的青木喜夫婦的日本傳統糖果製作展示攤位,數十種花鳥魚蟲的樣品,以其生動的造型和趣味博得了孩子們的歡心,他們期盼的眼神緊緊的盯著青木喜老先生手上的將要成型的飴糖。

只見青木先生根據客戶的要求,雙手從鍋中取出適量的飴糖,加上一點客戶自選的食用色,雙手飛快的拿捏個稚型,再用剪刀那麼兩三下一剪,之後再定型捏幾回,一分鐘不到一個龍呀鳳呀鶴呀什麼的,貼附在蘆葦棒上。夫人趕緊接過去在風扇下吹一會,使其降溫定型後,「嗨,給你」一招呼,小孩便喜滋滋的遞過錢接下成型的飴糖,左看右瞧,心滿意足的別處去了。

青木先生說拿捏的速度必須得快,飴糖在鍋裏得是恒溫,有75、6度。他稱自己是個不怕燙的人,拿捏慢了的話,飴糖在手裏會發硬,出不來好的造型。為了對應客戶的造型要求,時常去山裏或是去動物園,仔細的觀察各種動物的神態。

主辦方感歎的對記者表示,現在東京都包括青木先生在內只有三個人這樣的手藝人。從地域文化來講,希望飴糖工藝後繼有人。青木先生說,有三個人表示想做徒弟學其手藝,但是出發點他反感,首先想多賺錢,所以他一個也不收,他在等待承傳其手藝的弟子。

一樓同時出展並可體驗實際操作的玻璃器皿展位上,被稱為「江戶切子」第三代傳人、小林英夫之子小林淑郎先生,正手把手的教授一位慕名而來的5歲男孩,在轉盤上專注的雕刻著玻璃器皿。站在一旁的男孩母親,心懷感激,默默注視著幼子有幸被高人指導。

還有在二樓的展廳,現年74歲的象牙雕刻家的前田賢次老先生,75歲木雕刻家岸本忠雄老先生,江東區(松清堂)的裝裱師岩崎晃先生,織染料家紋繪畫師石合信也老先生,傢俱製作師友國三郎老先生,在他們各自的展位周圍,愛好者們在觀摩,在體驗,場面祥和又盎然。

據江東區地域振興部工作人員介紹,為保持日本傳統文化的流傳,他們希望通過傳統工藝展,加深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重視,促使傳統工藝後繼有人。
(http://www.dajiyuan.com)


現在東京都包括青木先生在內只有三個人這樣的飴糖製作手藝人。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被稱為「江戶切子」第三代傳人、小林英夫之子小林淑郎先生在轉盤上專注的雕刻著玻璃器皿。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小林淑郎先生,正手把手的教授一位慕名而來的5歲男孩,在轉盤上專注的雕刻著玻璃器皿。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現年74歲的象牙雕刻家的前田賢次老先生在專注的雕刻著日本傳統樂器「三味線」上的三味線駒。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江東區(松清堂)的裝裱師岩崎晃先生為客戶裝裱書法作品。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75歲木雕刻家岸本忠雄老先生,在木盒蓋上刻了一個篆體「虎」字。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傢俱製作師友國三郎老先生,在製作傢俱的局部。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織染料家紋繪畫師石合信也老先生,在手繪日本傳統的家紋圖案。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織染料家紋繪畫師石合信也老先生的手繪家紋圖案和家紋圖案資料。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相關新聞
可愛東京雜貨:好用到令人感動(上)
永川大轎老師傅 薪傳子孫
極美!金箔工藝紋身的隨身碟
民藝:傳統藍布印花介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