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主教圖圖 具布希曼族血統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月19日訊】〔自由時報編譯張沛元/綜合17日外電報導〕科學家17日表示,他們已完成現存最古老的現代人(智人、Homo sapiens )、西南非布什曼族(Bushmen )的基因序列圖譜繪製,從中找出非洲種族多樣性的新證據,還發現知名南非大主教圖圖具有布什曼族血統,這項研究成果刊載於18日出刊的英國「自然」期刊。

科學家比對一名布什曼族耆老與圖圖的DNA後發現,一九八四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圖圖,擁有部分布什曼族血統。七十八歲的圖圖對此發現表示「驚喜」,認為身為布什曼人後裔令他「深感尊榮與福氣」。

布什曼族是對定居於橫跨波札那、納米比亞與南非的喀拉哈里沙漠的採獵原住民的統稱,他們擁有獨特的發音方式,是在當地定居達兩萬七千年之久的已知最古老的現代人。在一九八○年賣座電影「上帝也瘋狂」(The Gods Must Be Crazy )中擔任主角的歷蘇(N!xau ),便是布什曼人。

科學家發現,兩名說不同語言的布什曼人,彼此間在基因上的差異,比一名歐洲人與一名亞洲人的差異更大,即便這兩人住得很近亦然。研究報告作者之一、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舒斯特說,要了解人類多樣性,就得到(南部 )非洲去研究布什曼人。

這項研究還發現過去未曾在任何人類DNA上觀察到的一百三十萬種細微變異,有助於科學家研判哪些特定基因可能引發某些疾病,或是影響一個人對藥物的反應。

研究計畫共同主持人、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癌症專家海斯表示,這項研究成果讓他們能將大量資訊納入基因組資料庫,南部非洲人將被納入基因組關聯性研究,增加研究人員研究區域性疾病的能力,有助於平衡基因體學上的歐洲中心論(eurocentric )。

非洲人的基因多樣性並不令人意外,現代人約二十萬年前在非洲演化,而且在當地存活比在任何地方還要久,因此也有最多時間發展出基因差異。此外,非洲多樣化的環境也促使基因產生差異。

這項研究計畫是以基因組為核心,研究人員譯解出喀拉哈里沙漠一名布什曼人及圖圖的基因組,並譯解出另外三名布什曼人的部分基因組。圖圖被納入相對於布什曼人的班圖人後裔,班圖人具有農耕傳統,布什曼人則是長期以狩獵採集為生。

然而,當研究人員檢視圖圖的基因組時,卻驚訝地發現,圖圖的母系祖先中至少包括一名布什曼女性,至於是幾代以前的祖先則不清楚。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活埋七天獲救 海地老婦吟唱生命奇蹟
活埋7天獲救  老嫗少婦禱告唱歌維繫生命
黃天辰:海地人不幸中的萬幸
關懷獨居老人 年菜大募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