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礁溪.桶后越嶺古道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199
標籤:

「桶后越嶺古道」位於台北烏來與宜蘭礁溪之間,與哈盆越嶺、 福巴越嶺並列為烏來地區著名的越嶺古道。三、四年前,我曾走過這條古道,記憶深刻而難忘。

我最近大多走短行程,自覺腳力有些生疏,想找一條長行程路線,卻不會太耗體力,又景色優美,有溪水可消暑,桶后越嶺古道就自然地浮現於腦海裡了。

以前去過兩次桶后,都是從烏來進入,今天決定改走礁溪,從宜蘭端越嶺走往烏來桶后。從礁溪進入,路途較遠,但由於台北、礁溪之間可走高速公路,因此實際上與從烏來進入的車程時間差不多(註1)。而從礁溪進入,最大的優點是不受車輛流量管制。桶后風光明媚,是熱門的景點,因此夏季都有實施車流量管制,得事先申請核准,才能通過「烏玉檢查哨」,進入桶后地區(註2)。

從小礁溪進入古道,得翻過山嶺,才能進入烏來桶后,雖然路程較長,但也較有完成越嶺的感覺,而且景色漸入佳境,抵達終點桶后吊橋時,附近腹地寬闊,又有優美的吊橋及溪潭可遊憩,適合做為行程的終點,符合登山的心情。反之,若由桶后進入古道,則越嶺之後,抵達古道終點,只見小礁溪的土石產業道路;附近既無溪流,也無樹蔭涼地可供休憩,這樣的地點,做為行程的終點站,反而讓旅遊心情會有點失落感。因此一般遊客由桶后進入,大多集中在古道路程前面5公里的溪流菁華路段而已,較少實際走完後面2公里的越嶺路。


土石路通往桶后越嶺古道登山口

從小礁溪進入桶后越嶺古道登山口,缺點是道路指標較不清楚,不像烏來至桶后就只有一條主要的山區道路(桶后林道),直走到底就可抵達登山口。

我從北宜高速公路下頭城交流道之後,經過「台九線」、「宜8鄉道」、「宜5-3鄉道」、「宜礁農8」等道路,即使事先已用Google地圖查詢過大概的路線,沿途還是得停車問路確認,才終於找到了「小礁溪土雞城」(註3)。

抵達「小礁溪土雞城」,就等於是找對了桶后越嶺古道的入口,但這裡只是「入口」而已。這裡離登山口還有5.6公里的路程,仍須開車走產業道路上山。產業道路的前3公里已鋪水泥路面,道路狹窄,但路況還算良好。水泥道路終點的民家附近有空地可停車。後續就是土石路了。

本想停車於此,這時卻見兩輛汽車經過,駛進土石路,於是決定跟行。約前行了半公里,土石路部份路段有些顛簸,於是找路旁空地停車,改為步行。這時距桶后越嶺古道的登山口僅剩2公里而已。

2公里的土石路,大約要走上半個小時。寬闊的土石路,缺少樹蔭遮蔽,初夏的陽光下,走來有些悶熱。若桶后蓊鬱的山林及碧綠流水是「牛奶與蜜汁」之地,則這段土石路倒是像「西奈沙漠」了。幸好還不是七月酷暑,而沿途不時可回望蘭陽平原的美麗景致,可以平撫走土石路的心情。


土石路沿途俯瞰蘭陽平原(1)

土石路沿途俯瞰蘭陽平原(2)


——————————————————————————–


越過桶后溪上游小溪,進入古道山徑

經過一處菜園之後,再前行500公尺,就看到桶后越嶺古道7K的標誌牌,是越嶺古道的終點。續行,仍是土石路,不久就爬抵鞍部。這裡是台北縣與宜蘭縣交界處,豎立了一塊桶后越嶺古道的路線導覽圖。

過了鞍部,土石路轉為下坡路,約兩、三分鐘,遇一條小溪。涓涓溪水細流,流向烏來方向,這不起眼的小溪便是桶后溪的上游了。這裡是土石路的終點,過溪之後,就是只供人行的古道小徑了。

越溪之後,又開始爬坡,約六、七分鐘,爬抵越嶺古道的最高點。步道旁側是是陡斜的芒草坡,底下的深谷溪流就是桶后溪。對岸則是等高的山峰,兩山隔著溪谷相望。附近景觀有點像草嶺古道的埡口。

古道的高點,約在指標6K處,將古道前後區隔成明顯不同的自然景觀。礁溪方向的山巒,受海風侵襲,苦於風寒,樹少而草多,芒草佔了優勢,因此土石路沿途缺高樹林蔭,而望向烏來桶后,則見山巒蒼翠,盡是濃密繁茂的森林景觀。

由高處往下走,古道隨即進入森林裡,景觀為之一變,底下的溪谷傳來水淙聲,路旁則盛長著綠意盎然的水鴨腳秋海棠,展現桶后活躍的森林生機。山路盤繞而下,溪谷愈近,水聲愈響,至5K處,古道與溪谷貼近,附近谷清澈見底的淺潭,陽光穿越林間,照映潭面,波光瀲灩,令人驚艷,欲一親芳澤。但路程尚遠,只能在此地稍作休息而已。預約這一池澄碧的淺潭,做為回程SPA之地。

align: center;”>

從越嶺高點眺望烏來方向(中間凹處為桶后溪谷)。


古道坡壁,水鴨腳秋海棠盛長。

——————————————————————————–


清澈的溪潭。

古道與溪流。

——————————————————————————–


古道柳杉林

續前行,愈進入古道菁華段,一向遊客眾多的桶后越嶺古道,在這週一的上午,竟一路無人,獨自走在山林小徑,流水天籟,林間深處偶爾傳來不知名獸吼聲,似猛禽叫聲,又似某種哺乳動物,無法辨識。

走著,走著,遇見了三名單車騎士,牽著單車,出現於前方。遇見我,他們驚喜地說:「啊,終於遇見人類了。」短暫交談,交換路況心得,他們續走往小礁溪的方向,而我走往桶后。

抵達4.5K附近的烘爐地山叉路之後,接著就是柳杉林區,由此走往桶后吊橋,除了4.5K至4K有一小段崩塌地,須高繞過去,其餘路段都是平緩的山徑,沿途成排的柳杉夾道相迎。過3K的廢吊橋之後,古道變為寬闊平緩,路況更佳。古道沿著桶后溪而行,沿途有不少叉路,可通往溪邊。佇足於古道,俯瞰桶后溪流的碧綠流水及魚群悠游其間,處處有美景。

走在古道上,溪淙、山風與樹林交織的自然之音縈繞於耳際,就這麼一個人靜靜地走在這樣的山林裡,腳步不停地著,思慮全然放空,無想無念,澄澈平靜。

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桶后越嶺古道的起點-桶后吊橋。這裡僅停放兩、三輛汽車,數名遊客在桶后吊橋下的溪畔休憩。橋下溪潭,潭水如翡翠,既碧綠,又清澄。我在溪畔享用我的午餐。

回程,回到我預約的溪谷。其實無需預約,整個午後,這7公里長的桶后越嶺古道,就只有我獨自一人而已。徜徉於溪谷流水,來回已走了十幾公里的辛勞雙腳,在清澈清涼的溪水SPA按摩下,也不覺疲與累了。

休息過後,以好整以暇的心情,輕鬆越嶺,走向蘭陽平原。

旅遊日期:2008.05.12 (寫於2008.05.18)【推薦本文給朋友】  


清澈的桶后溪。

桶后吊橋-桶后越嶺古道起點附近。

——————————————————————————–

【路程時間記錄】
小礁溪土雞城—3公里(開車)—水泥車道終點—0.6公里(土石路;開車)—停車處—35分鐘—桶后越嶺古道終點(指標7K處) —5分鐘—鞍部—10分鐘—越嶺高點(6K)—40分鐘—烘爐地山叉路(約4.5K處)—30分鐘—廢吊橋(約3K處) —60分鐘—桶后吊橋(單程約3小時)

註1:台北至礁溪走高速公路的車程,與台北至烏來的車程時間相當(甚至更短)。而礁溪至小礁溪的車程,與烏來至桶后的車程時間相當(約10幾公里)。

註2:桶后地區屬於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所管轄,管制措施可能隨時更新,目前的新規定是「每年1、2、3、4、1、12月份每星期五、六、日執行管制及5月1日至10月31日止每日管制,其他時間車輛沒有管制。」,管制期間,每日限制進入汽車100輛及機車100輛。

註3:走「北宜高速公路」(蔣渭水高速公路)下頭城交流道,左轉往礁溪方向,沿著「台九線」一路直行,至「四城火車站」時(約台九線77K處),右轉「宜8鄉道」(育英路),然後直行,遇「192縣道」時,右轉接「宜5-3鄉道」。

續行「宜5-3鄉道」,道路往山區的方向前進,過「二結路」之後,在一處轉彎處,遇左叉路(宜礁農7產業道路),叉路口有「小礁溪土雞城」的招牌(勿開車過快,以免錯過)。左轉過橋,進入「宜礁農7產業道路」,前行約1.5公里,即可抵達「小礁溪土雞城」。


宜礁農7產業道路(往小礁溪土雞城)。


桶后越嶺古道(小礁溪段),土石路爬往越嶺鞍部。


越嶺高點(6K附近)。


桶后越嶺古道,優雅林徑(6-5K)。


柳杉林(4.5K附近)。


古道平緩(4K附近)。


桶后溪(1K附近)。


桶后溪(1K附近)。


桶后吊橋附近碧綠清澈的桶后溪水。


回程。柳杉林(1-2K之間)。


回程。爬向鞍部(5-6K之間)。


回程。小礁溪的土石路。


下山的土石路,走向蘭陽平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市內湖 .剪刀石山.劍南山.文間山
通過神韻領略中華多彩文化
智庫:英國如加入歐元區 失業率恐飆至15%
批更多土地無助緩解悉尼高房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