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豬危機 不致引發系統性風險

標籤:

【大紀元2月8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陳柏誠/新聞分析)2008年9月15日,雷曼破產引爆全球金融風暴,各國央行降息救火,全球股市暴跌創新低;去年11月27日,杜拜國營企業出現償債危機,不過股市只跌了一天,事件隨即平息;最近則傳出歐洲主權債信風暴,股市同樣搖搖欲墜,有人認為是次貸危機的續集,因為劇情和次貸危機類似,恐慌程度也不相上下。

四國與全球經濟接軌 遠不及美國金融業

其實不然,這些人忽略了,這次危機的主角雖然由金融企業搖身一變成為歐豬四國(葡萄牙、意大利、希臘及西班牙;PIGS ),不過這四國和全球經濟接軌的程度,遠不及美國金融業和全球掛勾的程度,只要歐元區控制得宜,應該能將風險限縮在歐元區內,不致引發全球新一波系統性風險。

規模不像德法大 頂多設停損請出歐元區

很多人擔心,希臘會成為下一波金融風暴的引爆點,目前情況確實和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時,有幾分神似;對此,美林分析師作了一個很好的比喻,他說,這場風暴的風險,已由民間企業轉到主權國家,無法和當年的金融風暴相提並論,這些國家在歐元區中只能算小咖,經濟規模遠不及德法等歐元區經濟主體,情勢果真惡化,最後就是把這些國家請出歐元區,把這次危機鎖定在個案的層級。

IMF將會擔保紓困 沒有道德風險爭議

此外,這次危機和上次最大的不同,是涉入其中的主權國家,均有國際貨幣基金(IMF )擔保紓困,和上次美國金融業爆發危機,美國和歐洲還在考慮是否對其紓困,引發所謂「道德風險」的爭論大不相同。況且這些國家和全球在經濟上的合作關係,和美國金融業相比是小巫見大巫。試問,如果希臘不見了,美國或台灣經濟會垮嗎?中國恐怕還不知道希臘經濟瓦解了呢!

猶記杜拜事件剛爆發時,也有人認為將是下一波金融危機,結果證實當時那場危機,規模和金融海嘯根本無法比擬,牽涉到杜拜事件的個別銀行,確實會蒙受損失,但這種損失是有辦法分散的。和這次歐洲主權債信危機相仿,各國投資PIGS的金融曝險金額,又如何能和次貸風暴幾千億美元虧損的規模相比,引發危機的這些國家充其量在經濟上只是發展中國家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央行為了拯救經濟不斷降息,為市場注入龐大資金,讓一些早該爆發的金融問題得以隱藏,結果救了全球經濟,還是免不了必須拯救杜拜以及歐豬四國。如何確保全球經濟在復甦的同時,一面重整財政紀律,免得造成一方經濟在復甦,另一方財政卻在沉淪的經濟失衡現象;PIGS原本因為經濟快速成長而被視為歐洲金豬,結果不堪金融海嘯的侵襲,和負債累累的愛爾蘭一同淪為黑豬,便是一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裁員持續 微軟谷歌這次裁撤瞄準雲端部門
紐交所技術故障 巴菲特A類股驟降99.97%
提振油價 歐佩克+將石油減產協議延至明年
莫迪擬印度大選後改革 以與中國製造業競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