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選舉頻繁影響政策推動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0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3月 10日報導)台灣衛生署長楊志良星期一宣佈辭職後星期二再度發表聲明,題目是[選舉頻繁,禍國殃民]。他認為國家政策遭到選舉綁架而停擺。

台灣的全民健保虧損十分嚴重,衛生署長楊志良因為所提的健保調整案與行政院不同調,而於星期一宣佈辭職。他星期二的聲明說,政治人物常因為選舉置國家政務於不顧,只要選舉,各部會重要政策就得停擺,不利國家長遠發展。他呼籲公投限制選舉次數,明定每隔一年只能選舉一次。

台灣選舉不斷

美國之音 趙婉成 台灣衛生署長 楊志良

台灣有多種選舉,例如:2008年舉行了總統選舉,2009年底有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的三合一選舉,緊接著今年1月和2月分別舉行過立委補選和縣市議長選舉,今年年底還有一場規模更大競爭更激烈的五大直轄市的市長選舉。

選舉動員社會影響政策推動

曾任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CSIS)研究員的陳偉華教授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指出, 選舉須要大量的社會動員,相對可能會出現社會不安定狀態,尤其是台灣藍綠對立嚴重,加上媒體炒作,選舉時對立情況明顯尖銳化,兩黨為了權力幾乎到了彼此廝殺的程度,國家政策往往因為選舉而耽擱下來。陳偉華說:「因為你不斷的社會動員,大多數的力量都focus(焦點)在選舉上,都會向盡辦法來讓現在的政策變得沒有辦法具有長期執行持續性。政策會為因為要為了選舉而停擺。整體來看,對整個社會來說不是好事,對人民也不是好事。」

文化大學政治學教授楊泰順教授認為,選舉頻繁是民主社會的常態,但是台灣的選舉活動太早展開,如果政府能對選舉活動訂出規範,可以給太早發動的選舉活動降溫,也可減少對政策的衝擊。

減少選舉頻率好處多

國立台灣大學榮譽教授張麟征同意台灣選舉太過頻繁。她認為,在地方制度法通過後,有效減少選舉頻率和次數,會有很多好處。她說:ACT:「讓政治人物能夠把更多的心力投注在政治改革,政策的推動,政策的落實,在野黨可以好好監督執政黨。這些方面我們也希望能夠早一點把這些毛病(過多的選舉)改掉。 」

地方制度法修正後選舉簡並

內政部長江宜樺表示,內政部推動簡化合併選舉規劃早就在進行,4年後就會實施。江宜樺說:「將來就是(民國)103年我所說的七合一選舉,再接下去很可能就是平均每兩年有一次選舉。這個地方制度法修正案我們講是已經通過的。」

2014年一次舉行7項選舉

內政部估計,4年後的七合一選舉,也就是包括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和村里長等7種選舉一次舉行,估計將為政府省下5億4千萬台幣的選務經費,而且未來不會年年有選舉。

政治人物要有施政誠意

是否選舉次數減少之後,國家政策就能更好推動呢?國立台灣大學榮譽教授張麟征認為,這還有賴政治人物的施政誠意,政治人物應該專心把一任做好,不要圖謀連任,這樣才會有政績,從而自然就為將來的政治前途打下基礎。

選戰又開始了

台灣執政的國民黨和在野的民進黨已經開始在為年底的五都選舉互相攻防。民進黨內也有不少人競相爭取提名。一些分析人士擔心,好不容易從谷底走出的民進黨會再度出現內部鬥爭分裂的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