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頻現 國務院要求央企退出房地產

標籤:

【大紀元3月19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自去年以來,中國大陸地價暴升,央企「地王」屢屢出現,引發廣泛質疑。3月18日,中國國務院國資委召開新聞發布會要求,78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退出房地產業務。

央企被認為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按照中共以及國資委的部署,央企已明確主要集中在軍工、電網電力、石油石化、電信、煤炭、民航、航運等七大行業。

北京仁達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的一份報告顯示,2009年以來的土地市場表現出最大特點為「國進民退」——有國企背景的企業紛紛踏入土地市場,並將多塊地王「收入囊中」。 根據國資委的數據統計,目前127家中央企業中,涉足房地產行業的達94家,比例超過七成。其中,除16家主業中包括「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其餘78家均屬於「不務正業」。

在當前價格快速飆升的房地產市場上,央企大肆「攻城掠地」已成為房價高漲的重要推手。央企背靠國家信用,具有一般企業無法享受的政策和信貸資源。在同等競爭的條件下,央企比民企更有先天優勢和資金底氣,民企無法與其平等競爭。同時,央企不計成本的投資終將隱患重重,一旦市場出現變化,損失要靠國家買單。

按照國資委要求,這78戶企業正在調整重組,在完成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等階段性工作後退出房地產業務。但國資委並沒有透露具體的退出安排和時間表,市場和百姓期待實實在在的效果,更關注「能否退出」和「如何退出」。

「地王」頻出「兇猛」央企一天包辦三
  
北京仁達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的一份報告顯示,2009年以來的土地市場表現出最大特點為「國進民退」——有央企背景的企業紛紛踏入土地市場,並將多塊地王「收入囊中」。

儘管調控政策頻頻出台,各級政府官員不斷地堅定表態,但似乎仍然勒不住房價繼續上漲的韁繩。一邊是國家調控房價政策密集出台,《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抑制土地價格過快上漲」,一邊是北京一天誕生三「地王」。

3月15日,兩會閉幕的第二天,北京市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2月,北京市四環路內商品住宅期房均價首次突破3萬元/平方米,六環路外的房價也首次突破萬元大關。
  
同一天上午,北京大望京地塊和亦莊地塊分別以27,529元/平方米的樓面價格、52.4億元的土地總價,刷新北京土地成交紀錄,成為新的「單價地王」和「總價地王」。但僅僅6個小時以後,「單價地王」就被下午競價的東升鄉薊門橋地塊奪走,該地塊的實際樓面價格超過3萬元/平方米。當日的三個「地王」全部為「央企製造」,分別為中信集團和中國兵器裝備總公司旗下的房地產公司以及遠洋地產。北京當天成交6塊土地,總金額達143.5億
  
17日,北京大望京村4號、5號地再次引得遠洋、保利、華潤、首開等國字頭背景的房企悉數到場,眾多民營房企的「觀摩」透露著無奈。金地一位工作人員在競拍結束後難掩失落:「資金等方面的高門檻,使我們根本競爭不過央企。」更多到場的民營房企則不願多言。

煙企也來樓市淘金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中國煙草總公司這樣的非房地產主業央企也殺入地產領域。中國煙草集團在競拍大望京村一號地時,雖然僅一步之差,被遠洋地產挫於馬下。
  
中經聯盟秘書長陳雲峰表示非常擔心,「這意味著土地市場太亂了,一般房地產企業都很難敵得過資金雄厚的央企,更何況現在連非房地產主業的央企也殺了進來。他們對地價推動的力度很難控制。」
  
北京易居房地產研究所副所長牟增彬認為為,非房地產企業也扎堆出現在土地競拍現場,只能說明房地產行業的利潤率太可觀了,畢竟,「對企業而言,哪個行業賺錢做哪個」。

普通購房者「就這樣被拋棄」

許多普通購房者原本認為房價會在本輪調控中穩定甚至有所回調,而創紀錄的房價和地價卻讓他們再度感到焦慮和恐慌。

根據北京市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今年1—2月,北京六環外期房均價首次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0,409元/平方米。同期,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頭兩個月共為5,335元。據此推算,一個普通的兩口之家年收入大約6萬元左右,按照目前的價格要在六環外買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不吃不喝需要15年左右的時間。

這意味著,大多數中低收入家庭甚至中等收入家庭已經很難在六環內買房置業,他們幾乎已經被北京的高房價「拋棄」。

為何「地王」大都由「央企製造」?

為何「地王」大都由「央企製造」?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湧認為,央企拿地是因為自身創造利潤壓力太大。「目前國內實體經濟疲弱,微觀經營環境惡劣。在這種情況下,把錢投入虛擬經濟比如股市、樓市比投入實體經濟風險要小一些,而且更容易獲得利潤。」

署名馬光遠的博客文章詳細指出:其一,這些國字頭的企業依靠強大的勢力,更容易獲取信貸資源,在投資實業盈利微薄的情況下,他們將銀行的信貸資金轉向暴利的房地產;

其二,這些央企主業的盈利狀況差強人意。2009年,128家中央企業的利潤近8千億元,但如從利潤分布看,約前40家央企利潤佔全部利潤的95%;前10家企業的利潤佔到全部利潤的75%以上,而排名靠前的央企,差不多都是壟斷企業。也就是說,儘管央企利潤總額龐大,但總體看,除壟斷企業之外,絕大多數央企的主業是不賺錢的,他們需要房地產這個暴利行業來粉飾利潤。以中建集團為例,房地產雖不是其主業,但利潤貢獻率達到了40%以上;

其三,一些企業的巨大壟斷利潤並未上交,而是被企業留存,但留存的利潤並沒有用於發展主業,而是拿去投資利潤豐厚的房地產。

署名韓令國的博客文章指出,這一輪調控政策並沒有銀行的房貸限制配合,無法從根本上調控房地產市場,只是能保障房地產市場趨於穩定,確保房價不會大幅下跌而已,而地方政府正是利用這點來協同國企、央企進行利益輸送。國有企業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權利和利益交換,就是央企製造地王的根本原因。

專家警言分析

「地王」頻繁再現,說明許多炒家仍預期未來房價會節節攀昇。當空手入市的人佔大幅比例時,也是房市泡沫破裂的開端。福州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王阿忠指出,在「地王」身上有四重危機值得警覺:強烈的地價連鎖反應、引發房價再度暴漲、資本過度向房地產業聚集、房價背離民生所引起的社會不安。

《財經》特約經濟學家謝國忠表示,中國經濟看起來很繁榮但不是因為4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扶持政策,而是增加的10萬億元人民幣貸款額流向了房地產市場。在依靠房地產領域的非生產性增長的情況下,如果2012年提高利率並出現全球流動性枯竭現象中國經濟將會大幅下滑。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溫家寶被「忽悠」北京日生三央企「地王」
林保華:瘋而不倒的中國房地產業
西聖蓋博谷房地產公會3月底赴台訪問
房市飆 彭淮南:採針對性審慎措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