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生涯

擺脫可是的六堂課(5)

◎建立連結很棒──即使帶來傷害!

我在大學時學習到,跟很難相處的人建立連結可以獲得很大的力量。當時我參加一個兒童心理課程,被分發到離學校幾哩遠的小學,我的計畫是和四十名兒童一起工作,從幼稚園到六年級都有。

這是一個特別為父母同時上班或單親小孩設計的課程,他們的父母因為工作必須在上課前後單獨留置小孩幾小時。

一天午後,我集合所有小孩到體育館,半圓式的圍著我,教導他們重要的生活課題:愛護自己的重要性、對同學要親切、為什麼分享很重要……,突然一隻鞋不知從何處飛來,直接命中我的左太陽穴。

哇哦!

我很確定鞋子自己不會飛,也很確定那穿一隻鞋的男孩就坐在圈圈裡,為這個令人厭惡的惡作劇笑得歇斯底里。

在這種情況下,你的頭被一隻沉重的運動鞋正中紅心擊中而劇痛時,最正常的直覺反應是什麼?丟回去?我可想了。但在公開的課堂上,我被認為是該負責的教師,我要揪住這小孩到外頭走廊好好談上一談嗎?當然,這是好主意。

但基於種種理由——震驚、疼痛、沒有經驗、孩子氣——結果我啥事也沒幹。事實上,我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

感謝那隻鞋沒造成持續性傷害,我只是繼續嘗試和身邊的小孩建立連結,當然包括那個被我視為「赤腳怪獸」的小孩在內。

終於當天課程結束了,小孩一個個被接走,直到剩下我和一個孩子。你猜是誰?沒錯,就是赤腳怪獸。

我們坐在那裡四十五分鐘,我被擊中的頭仍然聰明如昔,只是喋喋不休。我還是很氣他——哪種小孩會對老師扔鞋子?

最後門打開了,一個老太太慢慢走進體育館。

「可以走了。」她說,一邊抓著小男孩。

「再見啦!西恩先生!」他說得得意,看來好像喜歡我。

「我巴不得!」我說,對他露出微笑,那是大人知道小孩太小搞不懂其中諷刺意味的那種笑容。

我收好東西走向車子,很高興可以離開赤腳怪獸,把今天拋諸腦後。走到半途,聽見有人大聲叫:「西恩,等等!」

原來是校長。

「西恩,」他說:「你的課上得怎樣?孩子們如何?」

「他們真是一群天使,除了其中一個!」然後我告訴他鞋子的事。

「我知道你說的那個男孩,」他說:「你需要了解他的情況。」

「我已經知道他實在令人很頭痛!」我說,揉揉頭。

「啊,西恩,你不知道的是一年前孩子的爸爸殺了他媽媽……,他爸爸現在關在牢裡,唯一能照顧他的親人只有祖母。

她必須打兩份工才養得起祖孫倆。就說午餐吧,他經常只帶糖果棒和一瓶汽水,他在家得不到足夠的關照,我想你應該了解這個情形。」

當下我只想回頭去給那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願意成為他生活中的親切導師。我很高興當時沒把鞋子扔回去,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那天的人生教訓,比我整個大學經歷還要多:人的真實性不等同於他的言行舉止,反扔一隻鞋不會有任何幫助。

在生活中,我們常會碰見打擾自己或帶來麻煩的人物。我們總想:「你竟敢打擾我!」即使我們自認為了解某人,理解他的遭遇,但絕少能見到事情的全貌。我們真的不能,我們沒能力!我們並不以對方的身分過活。

赤腳怪獸的行徑當然可以追究,但確實值得原諒。我們得去探究人們行為的背後,問問看到底他們的內在世界發生了什麼事,足以在外在世界引發無禮、粗魯、自私和傷害性的行為。再一次你會發現:人的真實性不等同於他的言行舉止。

我很喜愛電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Peaceful Warrior)中的一幕,主角說:「最難為我們所愛的人,卻是最需要我們愛的。」我再同意不過了。一旦受到傷害,我們所知的反應就是去傷害別人;一旦能療癒自己,我們就可以療癒他人。

那個小男孩受傷了,他正哭喊著要求幫助,用的是他小小心靈所能想到的方法。他試圖引起我的注意,打出信號:「西恩,請穿上我的鞋走走看……,我需要幫助。」@(待續)

摘編自 《拒絕可是的人生》 臉譜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