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手工燈籠傳3代 吳春金堅持古早味

人氣: 26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朝福高雄6日電)「現代的燈籠卡水,但古早味的手工燈籠卡有味」,傳承夫家3代手工打造燈籠,60多歲的吳春金相信,有古早味的燈籠,不會「退流行」凋零而式微。

發出柔柔燈色的燈籠,不管大紅色、橙黃色或是彩繪各式各樣吉祥物的乳白色,也不管是桶形、圓形或是冬瓜形,都讓人暖意油然而生,也會感受到喜慶氣氛的歡愉。

吳春金的夫家在高雄以手工打造燈籠5、60年,製作出的古早味燈籠頗受歡迎,而吳春金在夫家耳濡目染下,也嘗試練習製作燈籠,在歷經20多年的磨練、薰陶下,已獨當一面。

傳統手工打造的燈籠製作過程繁複,雖然目前隨著時代演進,機器大量製作燈籠快速又方便,但吳春金仍堅持燈籠外皮的部分彩繪和題字,完全是一筆一畫、一字一句以手工完成。她相信以慢工才能出完美的細活。

不同於現代以塑膠材質製作的燈籠,吳春金說,古早味手工打造的傳統燈籠,骨幹以細竹桿用料為主,並且在剝竹、截取適當長度後,還要以炭火慢慢燒烤成具有稍微彎曲弧度的形狀。這道製程看似簡單,但手法不僅繁複,還要有一些老經驗和深厚的功力。

燈皮的材質也是考驗師傅打造燈籠功力的關鍵。燈皮從以前的棉織布、綢布到目前的塑膠材質,吳春金說,在塑膠材質的燈皮上彩繪、題字,錯了用去漬油擦掉即可,如果是棉織布或綢布,油彩和墨汁會馬上被吸收,寫錯了整個燈籠製作就功虧一簣。

在桶形、圓形或是冬瓜形的燈籠燈皮上題字也是考驗師傅打造燈籠的功力之一。在燈具彎曲處題寫和上色,要一筆一畫慢慢來,尤其字體要特別扁平、粗黑,上色用料要鮮明、濃厚,才能凸顯整個燈籠的立體感。

這道步驟也讓吳春金體悟了人生哲理:「做人也要這樣,一步一步照步來。」

現代的燈籠主要以燈泡為發光體,吳春金認為,古早味的燈籠大都以燭火發光,雖然有怕翻倒易引燃燈籠的缺失,但燭光閃爍和透出的柔柔燈色,讓人想起阿嬤時代提燈照路的古早味,這是現代燈籠所沒有的味道。


吳春金傳承夫家3代手工打造的古早味燈籠,以彩繪龍為吉祥物最受歡迎,多次吸引來台的歐美觀光客驚艷採購,日本觀光客也會下單量身訂作收藏。(中央社)


走進「燈籠」的世界,吳春金細數燈籠的形狀、材質和許許多多燈籠的故事,也發現以彩繪龍為吉祥物最受歡迎,多次吸引來台的歐美觀光客驚艷採購,日本觀光客也會下單量身訂作收藏。她相信,象徵喜氣、熱鬧和散發古早味的傳統手工燈籠,不會消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