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春天

人氣 3
標籤: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二零一零年的春天,梨花還沒開,蘋果卻豐收了,是那種每個都被咬了一口的蘋果——iPad一夜紅遍美國,震動世界。

果電腦的出現,與其說是資訊技術的一次革新,毋寧說是電腦領域的一場文化變革。賈伯斯給世人的貢獻不僅是新型的個人化計算工具,而且是挑戰權威、讓每個人都充分享受到資訊的「民權」,他的成功與其說是機器的成功,不如說是觀念的凱旋。賈伯斯給蘋果留下的觀念遺產使蘋果贏得了最忠實的用戶,同時也給公司留下動盪的種子。——MBA智庫百科


(Getty Images)

冷丁如何成為香餑餑

早年一直被大小PC壓著,只在業界被一小撮設計精英捧著的青蘋果,為何冷丁(冷不防)成了大眾香餑餑?這事讓我想起了大陸大名鼎鼎的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二者身世驚人的相似。

郭德綱,由天津起家,西漂北京,忍辱十年,常年票房慘澹,慘到最不忍睹時,幾百人的場子,台下僅有粉絲一名。郭不棄,咬碎綱牙咽肚裡,背過身掩鼻而泣,扭臉兒就插科打諢,招牌笑臉向觀眾,全然忘了自己個兒。漸由小名初起忽然一炮而紅,繼而紅得發紫,賺得缽滿盤盈。

蘋果呢?一九七六年五月,創始人賈伯斯找到本地名叫The Byte Shop的電腦商店店主保羅.泰瑞爾,推銷APPLE
I。保羅聽了介紹表示可以試著訂購五十部,但要在交貨時才支付每台五百美元。也難怪,賈伯斯小夥兒那時才二十出頭。為了籌備資金,賈伯斯和他的搭檔沃茲尼亞克賣了自己各種值錢的東西籌款,包括大眾牌愛車和電腦。賈伯斯去找電子分銷商Cramer
Electronics訂購零件,店舖的信用部經理問賈伯斯如何結帳,他說:「我有Byte
Shop訂我五十台電腦的訂單,貨到付款,如果你給我三十天,我就可以把電腦裝好,送貨給泰瑞爾後再付清帳款。」經理當場致電正在外地開會的泰瑞爾後得到證實,驚訝於賈伯斯的堅韌,終於將貨賒給了他。賈伯斯、沃茲尼亞克、韋恩三個蘋果創始人與兩名朋友借用賈伯斯家人的車房日夜不分地裝配,並進行馬拉松式的測試,終於在到期前交貨給泰瑞爾,賺進了第一桶金。

一晃就是三十多年。這期間,蘋果雖優點日益升級,但似乎曲高和寡,不被大眾關注,用戶數量一直平平。公司高層也幾起幾落,幾遇官司,財政上虧虧盈盈。從八十年代起,更是默默看著人群湧向別家PC。

關鍵在人性

然而造物主是公平的,付出多少得到多少。現在看來,上面二者相同的不只是身世,成功還在於他們對人性的觀察和研究。郭德綱的粉絲有擦鞋的,扛大個的,當保安的,收廢品的……也有教授、學者、名記、老編、老闆、官宦。為什麼?人性使然。對他的藝術,表面評論是大俗小雅,我的個人評價是掐到了人的麻筋兒。在這個上班像打仗、商場如戰場、社會雞飛狗跳,警笛徹夜驚叫的年頭,花四五十塊,親自上北京天橋找老郭一樂,疏解心臟壓力,值。

蘋果也不例外。在一天到晚不得不與辦公室那個累得你眼睛暈眩、腱鞘僵硬、繁瑣如外星怪物的冷冰冰工業面孔對臉,再看到蘋果,你的心會舒服許多——潔白如玉的皮膚,溫柔乾淨的介面,寧靜如夜的陪伴,輕易掌控的操作,賞心悅耳的音響,光滑無縫的滑鼠,氣死病毒的安全系統……藝術的含金量超過科技的堆砌。難怪有擁躉說,原來不知道,蘋果離得遠,一旦擁有,才知何為人性。

郭德綱為什麼成功?個性;蘋果為什麼成功?個性。個性就是人性,而人性一定成功,因為它是人的本性。雖然蘋果被多數人品嚐晚了點(尤其普通華人),但大器晚成。而晚成必定持久,這是與人性觀察成正比的。而當今時代,人們從急功近利和繁瑣花哨中,逐漸找到了心情的簡潔需求。這就是為什麼從四百九十九美金到八百二十九美金的iPad甫一上市,立即轟動的道理——眾裡尋他千百度。


人性化的設計,令蘋果迷愛不釋手。(Getty Images)

上市第一天,美國本土價格的蘋果賣了三十萬台,一天啊,不是賣大白菜啊!稍後,蘋果宣布,五月底以前全球都供不上貨,美國電腦黃牛咧開大嘴笑哈哈——隨即把網上價格翻著番的炒將上去。

這些都是信號,人們恍然大悟,尤其錢包不鼓的大多數中國青年,和剛對蘋果有點概念的中國中年,敢情蘋果才是對我們路子的呀!貴是貴了點,那也得用好的呀,買!於是乎,在世界人民開智之後,近日,蘋果市值首破二千一百億美元,因此有權威斷言:蘋果超越大哥微軟幾成定局。而十年前,前者的市場份額只有可憐的5%。

當白蘋果長到樹尖上

其實,人性化的背後,包含了更高的科技,更多的勞動。早在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四日麥金塔(Apple
Macintosh)發布時,就被稱為計算機工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麥金塔配有全新的革命性作業系統(圖形用戶介面),其中有易於理解的「trashcan」和「便條」等。五角大樓隨即禁止蘋果的麥金塔銷往共產主義國家。那時的蘇聯,尚不知麥金塔為何技術。

一九九九年八月三十一日,賈伯斯在舊金山展示超級電腦Power Macintosh
G4。500MHzG4處理器每秒可運行超過十億次浮點運算,這一點也因此而被美國政府列為禁運武器類技術。

人性化的產品不高超嗎?就像我們大陸人二十年前,有幾個明白數碼相機為何物?直到有一天,說相機都變傻瓜了,你再看看,人滿為患的旅遊景點,每天都跟開新聞發布會似的,閃光燈哇哇的。這不是相機人性化的結果嗎?可以預計,蘋果照著現在的路走下去,要不了多久,再也不用花錢做廣告,滿街人都扛著白蘋果——帶著上帝牙印的那個。

我可不敢拿上帝隨便開玩笑。我是聽到一個傳說。

傳說蘋果公司的標誌,是一個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人們認為每個人都被上帝咬過一口,即每個人都有缺陷,但生活正是這樣:保有缺陷的才是完美的!因為只有不完美,才能不斷進步,更加完美。

這個號稱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是蘋果電腦的第二個標誌,而第一個標誌,取自差不多四百年前落在牛頓頭頂上的那一個。

四百年前,上帝創造了牛頓,四百年後,蘋果沒辜負上帝那一口。這樣的聯想可能還不是很奇特,我們不妨越過表象思考,蘋果今天的成功或許是被更神祕的力量推了一把。凡事皆有因緣。

讓我們期待長在樹尖上的蘋果帶給我們更精采的故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