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博覽

孔孟之道判釋(7)

一、天下文化

我們從《易》的宇宙觀可以看出,陰陽(乾坤 ,造端夫婦)為天道的基本法則。這個天道由人去實行(兼三才而兩之)。就是說,人類在天道下如何生活。孔子總結周朝時代的文化,在這天道下提出、建立了他的學說。即一整套儒家的倫理道德論。以此來看儒文化,也可稱之為「天下文化」。中國歷代的文人志士,以天下為己任,譜寫出許多可歌可泣的篇章,說明儒學,他不是屬於那一朝代,那一個皇帝,那一個政黨,那一個國家的;而是天下人類所共有的精神文明財富。他是無國界、無種族、無宗教色彩的文化。

世界四大文明,其他三大文明都中斷夭折了,唯獨華夏文明一直延續至今,這個奇蹟是什麼?這全歸功於它「天下文化」的特性。黃帝教化南蠻北狄、東夷西戎,靠的就是天道文化。黃帝無為而治,就是其視天下為一家,大家都是在地球上生活的人類,人人都得尊崇天道的德性而活,故黃帝以德性治天下。黃帝之所以被稱為黃帝,就是他尚土,土色為黃,黃帝就是大地的主人。黃帝是非常熱愛我們人類這個家園——地球的。到了堯舜時代,又有教化「三苗」的史說,「三苗」在舜帝的道德感化下,侯服在舜帝的天朝下。到了禹時代,九洲並列,在禹的大統一中國完全告成。我讀《尚書.禹貢》感到非常驚嘆,以當時的交通不發達,訊息落後的人文環境下,禹竟能統治那麼廣大的土地和人民,他的九洲相當於現在的中國版圖。禹靠的是什麼力量使四方來服呢?殷周之際的箕子作《洪範》有說,「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1就是說,禹是靠天賜給他的這九大法寶來治理天下的。這九大法寶是:一、五行;二、敬用五事;三、農用八政;四、協五紀;五、建用皇極;六、乂用三德;七、明用稽疑;八、念用庶徵;九、向用五福威用六極。這九大理論範疇,就是儒家的理論基礎。後儒稱箕子的《洪範》為儒家經典是不錯的,如現在中國人講的「水、火、金、木、土」互克的自然觀就是《洪範》正式提出來的(當然,在堯舜時期已有「五行」的講法);儒家的「三綱五常」在《洪範》也有雛形(《尚書.舜典》:「慎微五典,五典克從」。五典:五常之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他說的全是儒家的形而上道德觀。禹就是用這「九疇」來治理天下的。東夷、北狄、西戎、南蠻都來侯服,這就是天下文化的威力。後來中國朝代幾多更迭,幾多風雨,有外族入主中原,有印度佛教的進入,但都無法除去這個天道文化,它始終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主流。

它之所以稱為「天下文化」,就是天道下的人類生存文化。當然它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就是天下人皆可享用的文化,否則,它就不能稱為天下文化。這個儒學,有何能耐?或說有何能力,來擔當這個天下文化呢?(待續)@

1《尚書.今古文全璧》岳麓書社出版,2006年3月第1版,1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