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投入救災 首架小型無人飛機亮相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中興大學與科技公司產學合作,4日發表台灣首架小型防、救災無人飛機,比起常見的無人直升機,機體輕,飛行高度高,較不受地理限制,能收集的資料比直升機多,可望投入國土或水土保持監測。

收集資料比直升機多

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主任陳樹群指出,台灣常有颱風與豪雨,去年88風災重創南台灣,但受限交通中斷,災情實況掌控不易,傳統防救災無人飛行載具多是使用無人直升機來監測環境,但直升機有使用侷限,包括最高有效飛行高度約300公尺,且遙控範圍約2公里,資料傳輸距離極限也約2公里。

陳樹群另表示,一般直升機的動力系統多採用汽油引擎,噪音較大且因總重量加重,滯留空中的時間不到10分鐘,多只能進行短距離的環境監測與防災,一遇雨就要停擺。

陳樹群強調,不少災害危險區域或是災害現場可能人煙罕至或無從進入,像去年88風災重創小林村,但災後第一時間救難人員及相關監測人員因交通中斷,無從進入了解,又無合適無人載具可達成使命。

正好他認識研究飛行載具與數值測量的公司,居中牽線加上中興水保系災害監測的專長,促成3方產學合作,開發出防救災無人飛機及防災應用軟體,昨日在中興大學發表,5日將前進德國參加航空展。

研發飛機設計的科技公司總經理林正昀指出,因飛機主體使用碳纖維,加上使用電池動力,飛機總重量減輕到僅3.45公斤,飛行高度可達到2000公尺,最長滯空時間可達1個半小時,只要非豪大雨的天氣,飛機照常起飛。

且飛機從設計、材質、零件及操控系統等均是出自國人之手,這次前進柏林航空展也是國人首次以自有品牌設計的無人飛行載具參加。

陳樹群說,這架無人飛機可同步傳輸即時影像到地面控制站或資控中心,透過災害評估系統及地理資訊系統分析,即能進行災害區域、面積等資料進行災情研判,未來可讓國土保育及環境監控更具效率。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