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魯班巧藝 花蓮廢家具換新裝

人氣: 8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7 日電)花蓮縣吉安鄉公所辦理大型廢棄物回收修繕計畫,在木工師傅發揮巧思和手藝加持下,讓廢棄家具搖身變為精緻的新品。

從事雕刻行業已30年的木工師傅何德興,是受僱修繕廢棄家具的其中一名佼佼者。任何遭棄置的家具,只要經過他的巧手加工,儼然成為新品。


花蓮縣吉安鄉公所辦理大型廢棄物回收修繕計畫,由木工師傅以精巧手藝,把廢棄家具變身為精緻的新品,吸引大批民眾搶購。(中央社)

何德興始終不得閒,他邊拿磨砂機、邊修家具邊接受記者的訪問。他今天表示,木頭製作的桌椅、家具即使爛得完全不堪使用,還是能拆解出可以利用的部分。

他說,即使實在找不到可利用木料,還是可以刨成木屑當成堆肥使用,如丟棄或當柴燒,未免太浪費資源了。

吉安鄉公所表示,清潔隊回收的廢棄桌椅、櫥櫃、沙發、腳踏車、漂流木、廢樹枝,都被木工師傅們當成寶,一件都不浪費。

公所指出,在師傅巧手下,兩年來已完成超過 400件成品,每件成品看起來和新品幾乎沒有兩樣,但價格卻約只有新品的1/3。

吉安鄉清潔隊長曾坤濤說,特別是利用原木、漂流木等廢木料創作的新品,因為古樸、簡單、實用,更成為民眾尋寶的最愛。

他說,在吉安鄉清潔隊修繕廠展示館內還陳列阿嬤時代的「通司(日語,衣櫥)」。古早時代的衣櫥現在已經很少看見,這件修復的衣櫥當初回收進來時,已有嚴重的蟲蛀情形,且年久失修不堪使用,但經木工師傅細心整理,現在已恢復以往的光彩。

最特別的是已經絕跡的風鼓機,曾坤濤表示,這是6 年前從吉安鄉福興村回收的絕品,風鼓機約是50年前農業社會分離米粒和穀殼、雜物的農具,經過整修後回復原始古樸模樣,現在已成為展示館的鎮館之寶。

許多企業主或店家到展示館閒逛時,一看到風鼓機後都開高價想買下,打算陳列在辦公空間或店內裝飾。不過,這件歷史農具和阿嬤的「通司」均屬「非賣品」,只能看,不能擁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