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團體批市建局低價收樓高盈利

人氣 4

【大紀元7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明慧、吳俊婷香港報道)香港立法會就檢討市區重建策略召開特別會議前夕(9日),新成立「本土研究社」就政府《市區重建策略檢討》作出報告,指出當中有不少檢討建議,並非能真正改善現有的政策。強烈批評政府「市區重建策略檢討」文件是偷換概念,利用市區重建,官商勾結,破壞香港社區網絡及文化生活環境。另外,多個團體在特別會議上批評市建局,以低價收樓興建豪宅謀利。

本土研究員王浩賢表示,市區重建已到後期,但政府依然用錯誤的方向處理市區重建政策。又批評現時的諮詢平台是政府委任,沒有民選機構參與,市民被排拒在市區重建以內。「現時市政建局建議的一些機制,是更有利於市區重建中的官商勾結,發展商壟斷,有利益輸送。當局會透過一些建議,將一些事情去合理和整體化,市政局作為促進者,幫手將發展商與業主拉在一起,如果有業主不肯走,就會用強逼。」又指,市區重建條例有很多不足,這種私人重建的模式是不值得鼓勵。有研究報告顯示,老人家經歷市區重建後,死亡率明顯高升。

重建後呎價高收購價一倍

王浩賢指出,最近市建局其中一個項目剛開售,一個實用面290呎的單位,賣270萬,實用面積的呎價9,322元,但當初市政實用面積的收購4,038元,有一倍多的盈利,市建局的利潤有69億。他希望市政局能調整未來市建方向。又批評,政府強搶市民錢,還強搶了香港人的文化資本。「如果被市政局看中,它覺得有利可圖,會逼走居民,逼走商戶,不讓他們回來,跟著做個重建計劃,或者派給發展商去做,這種完全是搶奪香港人辛苦積下資本的一種行為。」又批評政府正消滅市區文化的空間。他並建議,現時檢討政策應有一個大方向,重建者有其屋,能保存辛苦多年積下來的物業資產。

另外,立法會10日就檢討市區重建策略召開特別會議上,多個團體批評市建局,以低價收樓興建豪宅謀利。有發言者批評市建局無情無義,業主所得的賠償,無法在同區重置物業,被迫離開相處多年的街坊,店舖業主亦難以購買新舖。

諮詢淪為公關表演

H19業主及租客權益關注組代表批評,市建局去年營運盈餘69億元,仍壓低收樓價,另一邊卻以高價售樓,忽視業主的困境。又發現當局接近兩年的諮詢工作原來不過是一埸公關表演,只想快刀斬亂麻製造既定事實,根本沒有誠意與公眾就具體的市區重建政策內容作深入討論。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在立法會的特別會議上解釋,市建局去年69億元的營運盈餘,只是帳面數字,市建局在樓市蓬勃下作出三次大型招標,但在之前的年度蝕了數十億元。又指,如果業主看到某一地段,具有投資性的重建價值,政府鼓勵由業主自發進行重建,所以在《市區重建策略檢討》中,建議市建局擔任促成者角色。

對有意見批評市建局以低價收購舊樓,重建後以高價售出,市建局主席張震遠表示,局方已向原有業主作足夠賠償,市建局賣樓原則一定是符合市價。◇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地質學家吁加東注重建築防震
李進良控女病患恐嚇  檢不起訴
港菜園村成功覓地重建
川震數千災民堵路抗議  公安催淚彈打傷村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