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

聆聽山水清音

「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詩出西晉文學家左思的《招隱詩》,意思是何必要絲竹管弦奏樂呢,山林中水聲潺潺自成清爽之音,這種大自然的天籟能夠勝卻人間無數。

提起這兩句詩,不得不提到梁朝昭明太子蕭統,他組織文人學士編集的《昭明文選》是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古代第一部文學作品選集。據記載,蕭統不僅「生而聰睿」且「美姿貌,善舉止」、「性寬和容眾,喜慍不形於色」。有一次泛舟後池,一位臣子建議「此中宜奏女樂」,蕭統並不應答,而是詠出一句「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臣下只好作罷。所以有人說蕭統性愛山水,不好音樂,其實我看未必如此,這只是昭明太子平和清純的一種心境的體現,非一般常人所能迄及。事實上,蕭統篤信佛法,故而性情純善仁厚,棄奢華,絕浮燥,才能具備了這種讀懂山水清音,體會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直為自己生活在這座鋼筋水泥的灰白城市而遺憾,為視線中缺失了青山綠水而慨歎。前日整理電腦,翻出了朋友學習攝像時錄下的一些鏡頭,閒時觀看,才發覺畫面中竟也充滿了詩情畫意,看那微風輕拂,楊柳垂岸,碧波蕩漾,鮮花搖曳,孩童嘻戲其間,好一幅靈動的圖案。這只不過是本地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個公園,偶爾光顧卻從未感動。

我們通常是忙碌的,腳步匆匆,心緒浮躁,心中急著要做一件什麼事,或是揣摸著某個放不下的人。試著,換一個心態,給自己留一份淡泊與平靜。也許,你的窗前只有一顆樹,那麼清晨裡幾聲啾啾鳥鳴,也會帶給你那份久違的感動;也許,你的生活裡真的沒有明山秀水,但看夜幕下的霓虹閃爍,也能感受到造物主傳遞的另一種天籟之音。

不是生活中缺失了美的因素,而是我們缺失了一顆能感受到善與美的心境。

──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