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大漲農金再現 慎選標的

標籤:

【大紀元7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湘欣台北20日電)天災頻傳,近來小麥、米等農產品出現價揚。氣候異常狀況恐持續下,投信業者紛紛喊進農金商機,但也提醒應慎選標的。

近來國際 5大主要生產小麥國家都受到氣候影響,小麥產量減少,國際小麥價格創下13個月以來新高,7月以來更大漲逾20%,幾乎快要將今年以來的跌幅還原了。

同一時間,中國重要糧食產地—湖北省境內的江漢平原,7月以來被暴雨、蟲災輪番襲擊,糧食減產勢成定局。稻米主產區江西、安徽也因暴雨損失慘重,部分產區減產高達20%,總產量預計將減10%左右,米價恐怕也會走升。

元大全球農業商機基金經理人蔡佩芬指出,小麥價格近期強彈,連動肥料、種子相關的公司也跟著大漲,主要是因為市場預期在小麥產量減少之下,沒有受到天候影響而存留下來的小麥,將會多使用肥料,以降低小麥可能受到的損害;農作物價格高漲,也會使農夫收入增加,可再多添購肥料、種子,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蔡佩芬認為,近期國際農糧價格的強勁反彈,應可視為落底現象,加上近期不少外資機構也改變對農糧價格看法,紛紛上調價格,下半年農業相關族群的投資潛力值得密切留意。

不過,匯豐全球關鍵資源基金經理人蕭若梅提醒,今年雖天氣變化異常,溫度較往年高,食品、飲料類股看好,應仍應慎選標的,如飲品是因為天氣熱,銷售提升,農產品則是因降雨量低於預期,影響小麥收割,穀物價格受到正面激勵。

她說,市場也有認為小麥價格漲勢恐難以為繼的說法,因為庫存可望大增,超越乾旱欠收的利多。例如美國農業部9日把小麥收成預測調降 1.1%,但估計全球庫存仍將達到2002年來次高水準。彭博調查14位分析師意見預估,小麥價格今年底會跌16%至 4.94美元。

相關新聞
奶油漲 關稅機動調降到11月底
立委、學者:台灣糧食 恐遭中國操控
金門小麥豐收  估產量500萬公斤
河北千餘畝小麥絕收 農民疑遇假種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