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財經評論:澳央行利率如何影響選情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8月4日訊】澳大利亞統計局7月28號公佈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長3.1%,低於外界預期的3.4%,其增幅程度(0.6%)也低於第一季度(0.9%)。麥覺理銀行(Macquarie Bank)的資深分析師拉里‧羅伯遜(Rory Robinson)認為,這次的數據實際上有助於緩解聯邦政府的升息壓力,澳央行可能在今後3個月內保持利率不變。

CPI——消費者物價指數 (Consumer Price Index ),通常被認為是觀察在一定時期和範圍內,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這一數據可以反映出,平日裡與居民息息相關的商品,如飲食、娛樂、住房、教育等的價格浮動程度。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當CPI增長>3%時, 市場中已經存在通貨膨脹了,當CPI增長>5%時,通貨膨脹就已經很嚴重了。

一般人認為,通貨膨脹是指銀行發行紙幣的數量太多,貨幣購買力下降,最終導致貨幣貶值。其實這只是一種字面理解,它的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也就是供小於求。我們可以舉個簡單例子,當水果商人們聽聞今年水果總產量遠遠低於往年時,他們會自然而然的將水果價格提高,因為中國老話講物以稀為貴。由此可以看出通貨膨脹是物價上漲的標誌。而且在大選之前,與通貨膨脹相關聯的話題也成為選民們的焦點。

先談一下為什麼CPI上升會導致銀行存款利率也上升。大家知道,當把錢存入銀行的時候,銀行都會告訴我們未來一段時間的存款利率(interest rate),比方說,今天一年期存款利率是5%。也就是說今天你存了100元,來年今天能拿到105元。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高興,我把錢放那裏,什麼不做,一年以後多了5元。等一等,這裡的5%實際上只是名義利率,如果同一年的通貨膨脹率是3%,那麼,當年的實際利率只有2%,也就是獲利2元。假如萬一當年的通貨膨脹率是6%,那麼你放在銀行裡的100元的實際購買力,來年就會出現負增長。也就一年前,你的100元拿去超市能買100個蘋果,一年後,你拿著連本帶息的105元去超市,卻發現只能買98個蘋果。談了這麼多的目的其實想說,澳洲儲備銀行( 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為了不讓老百姓虧得太多,會在通貨膨脹嚴重的時候,將國民儲蓄利率的基準調高。這種做法是對的,但卻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

銀行儲蓄利率被迫提升的後果是什麼呢,當然是銀行貸款利率的提高。大家都知道,從存貸款利率差中賺取差價,是銀行主營業務收入之一。假如,存款利率升高,而貸款利率不變,長久下去,銀行賬面收益會出現虧損,這是每個銀行從業者所不願看到的。所以,貸款利率提升也就順利成章了。

也許,有些人覺得,自己的收入還可以,不需從銀行貸款,那麼貸款利率的升降就跟自己直接關係。但是,對整個澳洲社會來說,這個問題卻相當大。因為絕大多數澳洲人沒有存錢的習慣,大家更願意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來購買他們想要的東西。就拿一年前政府推行的首期房補貼政策來說(First Mortgage),為了實現購房夢想,不計其數的家庭加入到了貸款買房大軍。當時的房屋貸款利率是大約4.5%,假如從銀行貸款30萬,分25年還清,那麼平均每月大概要還給銀行1667元。然而,僅僅一年後的今天,貸款利率已經升過6.5%,這意味著你要每月向銀行繳納2026元, 也就是多交359元。這一變化使得多數家庭措手不及,甚至有的陷入財政困境。所以當前,也就是大選之前,房奴們已經無法再一次承受貸款利率升高的打擊。

假如這次的CPI指數消息不利,從而導致貸款利率再度上升。那些處在絕望中的選民會覺得目前執政的工黨女總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辦事相當不利,從而將他們手中的選票投向反對黨候選人艾伯特(Tony abbott)。

反觀聯盟黨,似乎完全處於一種觀望的態勢,假如一旦CPI消息對他們有利,聯盟黨肯定會毫不猶豫的給工黨致命一擊。然而,這次的CPI指數並沒有產生爆炸性效果,他們自然就不會過度糾纏於此,轉而關注其他重要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洲珀斯10億澳元重新打造東珀斯門戶
澳洲維省六月新房銷售回落一成
澳洲平均汽油價格下降
澳儲備銀行董事會八月會議維持利率不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