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固態電路技術之發展 有助於人類未來的生活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鄒莉台灣新竹報導)亞洲固態電路研討會(A-SSCC),將於 2010年11月8日至10日於中國北京舉行。本屆主題為「無所不在電子世界之技術挑戰」,預期透過技術與意見的廣泛交流,將有助於亞洲在半導體技術水準的提昇。台北分會於9月10日在新竹舉辦2010 A-SSCC記者會,搶先介紹台灣區獲選論文,並共同探討產業技術趨勢。

台灣區論文海報、實體展示作品包含,由國立交通大學電機系陳科宏教授與瑞昱半導體合作的「世界最小的802.11n USB無線通訊傳輸模組」。以及國立交通大學李鎮宜副校長與各大醫院團隊合作的「WiPHI微型無感之無線心電圖機」。


世界最小的802.11n USB無線通訊傳輸模組 。(攝影:曾玲珠/大紀元)

「世界最小的802.11n USB無線通訊傳輸模組」,可以直接讓電腦主機與數位音響、印表機、數位相框、手機、數位相機、鍵盤滑鼠等直接無線連接,免除電腦後方繁雜的傳輸線。最新提出的新型單電感雙輸出直流電源轉換模組,也預計在未來取代現有802.11n通訊傳輸晶片的電源管理,藉以減少外接元件電感的使用,而縮小整體系統面積,提供高效率、高品質的輸出,以節省電力的消耗,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

另外,「WiPHI微型無感之無線心電圖機」,由交通大學u-華陀團隊與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萬芳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等團隊合作設計。 WiPHI對病患來說,遠距、輕便、簡易、安全的操作外,又能隨時受到醫療團隊的關照,從居家使用、救護車接送到急診室救治都無縫銜接。已進入大規模臨床測試階段,並著手美國藥物與食品管理局(FDA)之認證。


WiPHI微型無感之無線心電圖機。(攝影:曾玲珠/大紀元)

亞洲固態電路研討會,今年總共有19國、238篇論文投稿,經審慎評選後,選出93篇學術性及產業界相關文章於會期中發表。在39%嚴厲競爭下,台灣共有12篇論文獲選。在國內學術界方面,交通大學以獲選5篇論文居冠,而台灣大學則以4篇論文居次;在產業界方面,工研院有1篇論文獲選,將在大會中發表。此外,為了強調實體展示,同時選出10位的學生參加論文複賽,將在晚宴時公佈三位得獎主。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