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中秋賞月 異國思鄉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09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郭玉採訪報導)9月22日,全世界華人迎來了金秋的第一個華人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中國的傳統節日都與修煉、神佛有著密切的關係。中秋節起源於周朝,周天王每年中秋要祭月,後漸漸留下了賞月的習俗。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到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主要節日之一。

在海外求學,創業,忙碌著的華人們是怎樣度過這個充滿詩情畫意的節日的呢?大紀元記者特意訪問了一些旅居密西根的華人。

來自江南水鄉的小茜是個斯文秀氣的女生,今年是她在密西根州立大學攻讀碩士的第二年。小茜的這個中秋過的比在國內時還熱鬧,她請了十幾個要好的中國同學來家裏開Party。一群年輕人聚在一起自然熱鬧非常,一起包餛飩和做其它各種美味。最讓小茜驚喜的是,一個男生還親自做了各種餡料的月餅,味道還非常地道,讓大家大飽口福。

小茜說,「大家中秋歡聚,也是為瞭解解思鄉之情,排遣寂寞。出國之前的中秋都是和家人度過的,現在身在國外,能和這麼多朋友一起也是一件樂事,親手做月餅這種事更是新鮮。」這個中秋小茜表示她過得非常開心,但是,她說還是要給父母打電話,畢竟中秋節是全家團圓的日子,至少也要聽聽父母的聲音才覺得踏實。

更年輕的小留學生對中秋節的傳統意義可能看的不那麼重,但是中秋節畢竟是個特別的日子,也是朋友小聚慶祝的好理由。今年剛到密西根州立大學的新生小君說,「在中秋夜會和幾個新結識中國同學去吃水煮魚。因為我不喜歡吃甜膩的月餅,所以選擇了吃川菜來解解饞,而與朋友吃飯也是緊張的學習生活中減壓的好辦法。」最後,小君表示 ,她初到美國,一切還都在慢慢熟悉和適應中,和朋友一起慶祝一下傳統節日,似乎感到離家鄉近了些。

從大陸來美國11年了的羅女士說:「每到中秋節,我都是算好在中國是中秋節早上的時間,就給我在中國的親戚朋友打電話,向他(她)們問好。我也會買一盒月餅在晚餐後吃。」她表示傳統當然是要保持的。羅女士因在中國廣東省住過較長時間,她一直以廣東的風俗習慣過中秋。她解釋說:「因為廣東人對中秋比較看重,在中秋節時要吃些柚子、橘子、炒田螺、還有廣式月餅,就是表示團團圓圓。」最後她真誠地說:「我祝大紀元的讀者們中秋節快樂!團團圓圓!並祝有情人終成眷屬!」

眾所周知,中秋節是團圓節,這裡的華人有沒有想過回國與親人團聚呢?已在美國生活了20年的郭女士說:「中秋節正好是9月份孩子開 學,回去不太方便。」但她補充道:「現在打長途電話很便宜,還可以在網上互傳照片和視頻。就通過這些方式來團圓吧。」她還說:「因天氣不冷也不熱,晚飯後,吃完月餅,我們全家會出去散步和賞月。雖然沒能回去與父母團聚,我們這小家也是其樂融融啊。也算是與遠方的親人共賞一個月亮,千里共嬋娟了。」她想對 在海外的華人朋友說:「希望大家都能在這一天,抽空給異地的家人打電話問候,報平安。讓家人高興。」

中秋節是中國代代相傳的傳統,而有關中秋的各種美麗傳說更是中國神傳文化的一部份。所以不論有沒有特意安排慶祝活動,能不能吃到月餅,在海外的華人到了中秋節這一天總是不由自主的抬頭看看月亮,多多少少有一些離鄉的感慨,也難免想要問候地球另一邊的家人。《大紀元時報》也在這裡祝願所有海外的華人都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中秋節。

相關新聞
韓國離散家屬中秋節遙祭朝鮮祖先
大陸法輪功學員恭祝李洪志大師中秋快樂(227地)
大陸法輪功學員恭祝李洪志大師中秋快樂(260地)
大陸法輪功學員恭祝李洪志大師中秋快樂(200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