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總理競逐戰 吉拉德最後關頭獲勝

標籤:

【大紀元9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綜合編譯)經過長達2個多星期的協商、考慮之後,澳洲3位無黨藉國會議員終於在9月7日宣布自己支持的總理候選人,其中2位支持工黨主席吉拉德(Julia Gillard),1位表示支持在野的艾波特,下屆澳洲總理於是塵埃落定,由吉拉德組閣。

8月21日澳洲國會的選舉中,最大的兩個派別工黨(Labor)及自由-國民黨聯盟(Liberal-National coalition)都未能在150席的國會中取得76席以上的絕對多數,出現1940年以來首次的「懸峙國會」狀態。在這樣特殊的情況下,小型政黨綠黨,及4名無黨籍議員成為決定總理人選的關鍵人物。

3名獨立議員被戲稱為「三劍客」,許多人把這次選舉比喻為一齣以實境節目告終的國家連續劇,藏在密封信封裡的優勝者,直到最後關透過電視轉播才揭曉。

中午午餐過後,北昆士蘭的凱特(Bob Katter)首先宣布支持自由黨艾波特(Tony Abbott)。他的理由是,他反對採礦稅及碳排放稅的計畫。自由-國民聯盟在選舉中贏得73席。

1小時後,溫莎(Tony Windsor)說投給工黨,現任總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最後目光全落在歐克秀特(Rob Oakeshott)身上,歐克秀特在記者會上說,這就像一個邊界球一樣,難以決定,在20分鐘演說的最後,他表示支持吉拉德。

至此,工黨除了選舉取得的72個席位外,還得到綠黨與3名獨立議員的支持,吉拉德得到了下屆的總理職務。吉拉德對鐵礦及煤礦業者等高利潤產業課徵30%採礦稅,並對最汙染的工業收取碳排放稅的政策將成為可能。

在鄉下地區獲得許多支持的議員歐克秀特及溫莎選擇支持吉拉德的原因是工黨將撥款430億澳幣(美金380億)建設全國的光纖寬帶網絡,而自由黨的網路計畫範圍較小、速度較慢,費用為60億澳幣。

在這段協商的過程中,吉拉德與艾波特都向獨立議員保證,不會在3年任期中提前選舉,以取得絕對優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洲大選民調:女總理領先
陸克文助選本尼隆 訪華人社區拉選票
澳洲大選在即 吉拉德小幅領先
也高呼「是的,我們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