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積善人家慶有魚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蔡上海嘉義報導〉時值歲末寒冬之際,各行各業、家家戶戶正在籌劃如何歡度年節或應付年關。養殖人家歲末的收成,是歡樂或是辛酸,臺灣鯛小達人-蔡育興13日說出了他的心聲。

蔡育興是嘉義縣布袋人,世代養魚維生,家族成員幾乎都是大紀元時報忠實讀者、神韻晚會粉絲、富而有德善舉餐會支持者。他說年前正當大學畢業、服役退伍之際,卻遭逢父親積勞成疾過世巨變。面臨人生道路抉擇時,曾經一番天人交戰,本想出外打拚,但不願讓父親一生辛苦打拚的產業就此荒廢,決定把愛情暫時放一邊,留在家鄉繼承衣缽,並陪伴母親。

從中學時代就開始打工賺取學費和生活費的蔡育興表示,他知道養殖業是夕陽產業,父母親一生辛苦打拚只能溫飽,不但早出晚歸,而且還要頂著寒風或烈日;不但要看天吃飯,與水災、乾旱、寒害搏鬥,而且還要看中盤魚販商的臉色。

他說,臺灣鯛看跌時,1尾重量2台斤以上,每台斤只能賣到21元左右,目前雖然回升到26、27元(市場零售價可賣到60元以上),但是一包30公斤的飼料要價550元,扣除飼料費、水電費、管理等費用,幾無利潤可言;難怪年輕族都不願留在家鄉養殖。

話雖如此,但蔡育興並不氣餒,刻苦耐勞、不恥下問、用心研究水質、飼料成份,讓臺灣鯛長得肥碩,讓民眾吃出美味、吃出健康,一直是他努力的目標,而消費者的反饋,也讓他深覺欣慰。


臺灣鯛小達人-蔡育興所養的臺灣鯛收成的情形。(攝影:蔡上海/大紀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