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能見度低自然死亡率升

人氣 1

【大紀元2011年0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黃靜榮香港報道) 香港昨日早上能見度僅5公里,與專家指出的30公里標準相差甚遠。市民無奈生活在嚴重的空氣污染中。港大一項研究分析1996至2006年間本港的能見度及死亡率數據,並探討能見度減低對香港巿民健康的影響。研究分析36萬宗自然死亡個案,發現能見度每降6.5公里,自然死亡率(即非意外死亡)便增加1.13%,因呼吸道疾病死亡的人數則增加1.92%,即大約導致額外450人死亡。

世界首份該類科研報告

能見度可作為城市地區空氣質素的基本指數,是次研究是世界上首個有關方面的科研報告。研究小組運用研究結果,推算出在過去4年間(2007-2010年),能見度低與4,800人的額外死亡相關,即每年平均1,200人。研究結果發表於學術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研究報告指出,空氣污染的原因是香港及珠江三角洲地區不斷增加化石燃料的消耗,更多的排放物導致空氣污染加劇,大氣中的懸浮微粒及光合污染物分散光線透射,使能見度下降。

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林大慶教授說,空氣污染的危害包括引起損害細胞、過敏、發炎,從而影響到血液的流通,使民眾更容易受到細菌的感染。即使一個很健康的人,在此種情況下做劇烈運動對肺部亦有危險:「5年了,政府未採用新的世衛標準,所有市民被誤導,絕對不能接受。」他強調,親眼所見比政府數據更可信。他促請政府盡快採取行動解決這一迫切的問題。

拒用國際標準令改善無望

是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名譽教授賀達理教授說:「我們需要認識到,與能見度降低相關的死亡數字,只是空氣污染對健康所帶來禍害的冰山一角。即使空氣質素在未來迅速得到改善,這種『流行病』仍然可以引致為期長達50年的影響。然而能改善空氣質素的希望至今仍遙遙無期,原因是政府拒絕採用國際指標來進行空氣質素管理以及保障市民健康。」

他強調:「能見度低已成為香港空氣質素問題的主要特徵,並對市民健康、經濟活動以及香港的城市品牌帶來莫大的不良影響。」

該研究分析了1996年至2006年期間每天的能見度及死亡數字,以評核不同死亡與能見度變化的關係。研究一共分析了4,018日及360,000宗死亡個案。研究同時考慮到很多其它可能影響每日死亡率的因素,包括日平均溫度、濕度、一星期中的哪一天(星期一至日),以及如流感等傳染病的流行周期。

另外,研究人員對空氣污染物與能見度的關係進行了詳細分析,並重點研究了可吸入懸浮粒子和二氧化氮。發現在控制濕度等氣候條件下,每日污染物濃度與每日能見度之間有明顯關係。

「達理指數」以每小時記錄空氣污染為香港帶來的損失,研究小組計劃在「達理指數」中加入能見度作為指數,以預測空氣污染對健康所帶來的危害,促使政府加強對環境問題的監察與承擔。

環保團體健康空氣行動亦促請政府:立即檢討空氣質素指標、制定空氣質素相關政策及警示及盡快淘汰歐盟三期或以前的商業柴油車,因為商業柴油車雖然只佔全港車輛兩成,但排放的懸浮粒子及氮氧化物分別佔汽車廢氣88%及76%,而愈舊的引擎,排放量愈多。◇

相關新聞
台灣駐馬拉威醫療團  獲捐款挹注
單騎塞車陣 好像在玩命
是霾不是霧 城裏人變吸塵器
投書:癌症村,短命村,污染中毒—不斷增加的記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